国开联官网 > 报告 > 产业链月刊

全国产业链经济发展洞察月刊——《产业链》2025年02月刊

国开联 2025.03.17

日前,国开联研究中心发布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洞察月刊——《产业链》202502月刊,研判全国产业链经济风向。

20252月,我国产业经济政策呈现中央统筹引领、部委精准施策、地方特色突围的协同格局。

 

从政策数量看,中央层面发布重大战略文件超10项,国家部委出台专项政策逾20项,地方省级政策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安徽、广东、浙江等东部经济大省政策密度领先。

 

政策方向高度聚焦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能源全链条升级、消费提振与开放深化三大领域,创新举措则包括农业科技场景融合(如低空技术应用)、储能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等,充分体现了政策工具箱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如果说2024年的政策基调是稳中求进,那么2025年开年的政策图谱则展现出稳中提质的鲜明特征。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通过战略锚定+精准滴灌的双轨策略,既回应短期需求压力,又为长期结构转型夯实基础。

最上层:锚定安全底线与开放新局

 

最上层的政策布局,既延续了“十四五”规划的战略主线,又通过制度创新破解新矛盾。例如,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将科技创新从工业领域向“三农”纵深拓展,标志着乡村振兴进入技术驱动新阶段。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智慧农业、生物育种与耕地保护。文件明确粮油单产提升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量化目标,并推动低空技术、人工智能向农业场景渗透,重塑传统产业价值链

 

新能源与循环经济:国务院部署《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构建生产-拆解-再生利用全链条追溯体系,明确2027年动力电池再生材料利用率达50%的目标,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修订外商投资目录,强化中西部外资倾斜,并推动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释放以开放促改革的强烈信号

 

部门层面:技术驱动与消费提质双轨并行

 

部门政策通过技术+场景的双向突破,为经济注入新动能。例如,储能技术的迭代不仅支撑新能源消纳,更催生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等新模式,推动能源体系从保供增值转型。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工信部等八部门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研发,明确2027年国际竞争力目标;财政部等六部门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保,聚焦小微企业与三农支持,形成硬科技+软服务的政策合力

 

消费扩容与市场规范: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启动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打击虚假宣传,推动文旅、养老托育标准化;商务部等九部门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将适老化改造纳入设备更新支持范围,释放银发经济万亿市场潜力

 

地方层面:区域协同与特色产业突破

 

地方政策的差异化竞争,既体现了资源禀赋的深度挖掘,也折射出区域协同的迫切需求。例如,广东与甘肃的东部技术+西部资源互补模式,或将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新范式。

 

东部创新引领:广东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计划,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浙江试点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交易定价机制,探索数据资产入表路径,为全国提供制度沙盒经验

 

中西部资源转化:内蒙古启动年产150万吨绿氢项目,推动风光电与绿氢协同;甘肃打造风光电装备制造基地,目标2025年新能源产值破千亿,形成绿能+制造特色路径

 

区域开放试点:海南深化自贸港核心政策,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通过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吸引国际数字企业集聚

 

三、政策趋势与结论性观点

 

政策工具箱的迭代升级,不仅是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回应,更是对长期发展逻辑的重构。例如,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与绿色金融工具的耦合,或将催生数字碳中和新赛道。

 

2月份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的导向来看,“科技赋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消费与开放协同”三个方面是主要的政策着力点。

 

1科技赋能农业:生物育种、低空技术、数字农业加速渗透,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乡村振兴核心引擎,预计2025年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2绿色低碳转型:储能技术迭代与绿氢产业化并行,新能源产业链从规模扩张转向全链条提质,工业领域光伏+储能覆盖率或于2027年超30%

 

3消费与开放协同:银发经济、冰雪消费等新场景崛起,外资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内外需双向拉动格局深化,预计2025年服务消费占比将提升至45%

2月份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的走势来看,“政策协同性增强、产业安全底线强化和区域差异化竞争”三个方面正在被关注。

 

1政策协同性增强:上面与地方在数据要素、储能等领域将形成标准统一、场景互补的联动机制,例如浙江数据交易规则或上升为国家标准。

 

2产业安全底线强化:供应链金融规范化、动力电池追溯体系等政策,预示产业链风险防控成为新重点,技术卡脖子领域或迎来专项基金支持。

 

3区域差异化竞争:东部聚焦未来产业技术突破,中西部依托资源禀赋探索绿能+制造特色路径,区域协同从输血造血升级。

 

附:202502月 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清单

 

01、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02、国务院常务会议: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回收体系

03、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提升消费品质,优化市场秩序

0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

05、商务部等九部门:促进银发经济,扩大服务消费

06、工信部等八部门:推动储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07、财政部等六部门:强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支持

08、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推动物流数据共享,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09、生态环境部:创新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模式

10、商务部、发改委::优化外资结构,扩大开放领域

11、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完善县域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12、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文化产业新动能

13、国家卫健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14、自然资源部等六部委: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15、国务院国资委:规范国有资产交易流程,防范利益输送

16、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17、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扩大消费金融供给,支持服务消费升级

18、国家体育总局: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9、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提升农畜产品品牌价值,推动绿色生产基地建设

20、广东省体育局: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

21、福建省发改委、数据局等:推动物流数据共享,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2、上海市海洋局:规范海洋资源利用,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3、安徽省经信厅: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4、河北省政府、国家发改委:建设一流中试服务能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25、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提升消费品质,优化市场秩序

26、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升级

27、浙江省数据局: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8、广东省工信厅:培育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布局新质生产力

29、广东省工信厅等八部门:推动储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30、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回收体系

31、山东省海洋局:普及海洋科技知识,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32、四川省经信厅:推动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33、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34、重庆市发改委: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发展非化石能源

35、江苏省政府:构建绿色标准体系,推动低碳技术应用

36、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创新发展,优化项目申报流程

37、四川省委、省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现代化

38、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

 

 

关于 国开联《产业链》月刊

 

月刊——《产业链》是由国开联研究中心产业链咨询团队开发出品的全国产业链经济发展洞察类期刊,于每月上旬发布,旨在梳理上个月国家和各地在“产业链经济”领域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路线,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实践“产业链经济”布局。

 

关于 国开联产业链经济政策监测服务

 

国开联“产业链经济政策监测”服务重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标准化服务,即“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监测月刊”;二是定制化服务,即分地区、分领域、分机构的专项政策监测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图谱、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报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