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三个判断
一是产业大国地位确立。从2009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遍布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已下降到个位数,工业制成品上升到90%以上。2011年,中国拥有1431种出口份额排第一的产品,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产业结构深刻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未来几年,产业结构有可能从“二、三、一”进入到“三、二、一”阶段;第一产业结构内部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第二产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高增长态势开始回落,第三产业结构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三是产业发展方式渐进转型。由主要依靠大规模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初级要素投入和支付高昂环境代价来获取“数量和速度”,开始向依靠初级要素和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级要素共同投入,更加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来获取“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
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与机遇
从国内来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结构趋同—产能过剩—恶性竞争—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产业发展不协调,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不够。产业发展的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产业发展环境欠佳,流通、物流、资金、信息和交易等成本较高,企业用工费用不断攀升,传统比较优势大为削弱。
从国际来看,贸易摩擦和壁垒加剧。中国连续18年成为遭受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一些发达国家构筑技术壁垒,严格控制高端技术向中国出口。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供应链,掌控全球价值链高端。东南亚、南亚等国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有可能陷入高端技不如人、低端又被转移的“三明治陷阱”。
从发展机遇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产业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很大。中国将在更深层地参与国际分工,有更多机会集聚全球的资源、人才、资金、信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筑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带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不少企业陷入资金短缺困境,增加了中国对外投资的能力,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
中国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思路
1、中长期战略目标
到2030年,中国产业发展要实现“强、绿、智、联、特”。
“强”:全面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生产关键核心零部件;拥有大批世界水平的跨国企业群体、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话语权,对全球供应链拥有控制力。
“绿”: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气减排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流通安全有保障;产品符合消费者审美情趣。
“智”:产业发展更多基于科技、知识、信息和创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高技术化程度高。
“联”:一、二、三产业联动;东、中、西地区产业联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联动;产业与社会、地区良性互动;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产学研用紧密衔接;产业链、产业间、企业间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物相联、服务相联。
“特”: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区域性和本地化产业特色鲜明。
2、战略思路
实施“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灵活变化、植根世界”五位一体的战略。
需求导向战略。从体系、结构、布局、品种、数量、品质、价格、服务等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需求,使产业体系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吻合,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产业发展与国内需求条件相适应,产业能力与需求质量相符合。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持续提升的价值来适应、引导和创造需求。
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是提升效率和生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关键举措。构建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创新、品牌创新和市场开拓等组合的多维度多层次创新体系。
协调发展战略。从产业各自分散发展向多产业联动转变,实现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产业发展要统筹国内和国际、城市和农村、民用与军工、基础和应用、实体与虚拟、重点与非重点、短期与长期;统筹产业与生态、环境、社会、贸易、宏观经济的关系;统筹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发展;统筹陆地、海洋和空天产业发展;统筹高增长、中增长和低增长产业发展;统筹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统筹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发展。
灵活变化战略。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根据实际差别化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实施“大规模作战”,竞争力弱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游击战”,做到“攻守兼备、内外兼顾、形式多样、灵活自如,游刃有余”。
植根世界战略。以高度开放和对外连接的国内市场,集结全球资源和要素,兼收并蓄,多元融合。构建多元化国际市场,稳定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发展潜力市场。根据国际化能力、目标市场和可能的风险,分产业确定国际化战略和策略,既反映国内需要,又顺应世界潮流。
以更好的制度来保障产业中长期战略的推进
一是消除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彻底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消除市场进入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发展稳定、高效的资本市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打破科技资源的部门和地区分割,完善科技计划和评价机制,推进产业与科技相结合。完善知识保护制度,促进创新投资。建立产业导向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造就大批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是调整和优化产业政策。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节资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信用等监管标准;支持产品、流程、功能、价值链和集群升级;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投资,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水平,推动国内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深化区际产业分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对产业未来发展的风险和预警研判等。
三是加强产业政策与相关政策协调。注重产业政策与财税政策协调,合理确定企业税负水平,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注重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推进中国与重要区域和贸易伙伴经贸一体化,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减少贸易摩擦和进入限制,促进“产贸互动,产贸结合”。注重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协调,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要考虑地区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发展、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区域规划、区域政策要考虑产业集聚、产业配套、产业链、供应链等现代产业运行特点,引导和促进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形成。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国开联产业规划院整理
编辑:Jessi
中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综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报告》重点由中药材种植、中药制造和中医大健康服务三大部分组成,全面呈现中医药行业投资价值与未来趋势。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招商蓝皮书(招商地图/招商图谱)系列
2023.01.14面议元.医药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图”的研究逻辑,综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图”产品。
中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国开联.区域产业规划 中山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抢抓政策红利,争建湾区战略性平台,承接中心城市转移产业,共享中心城市产业创新要素资源与平台,以达至中山“湾...
宁夏先进制造业招商行动计划 国开联.招商地图与项目包装 我单位受托制定宁夏全区先进制造产业招商行动计划,深度剖析全区智能制造产业基础、结构和产业承载优势,明确自治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与未来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图(图谱)实施专业招商? 国开联.产业链招商与链长制 产业招商引资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已渐成业界共识,然而,如何实施专业化招商,如何进行精细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产业链招商图谱与招商地图,区别在哪里? 国开联.产业链招商与链长制 招商工作越来越趋于专业化、精准化和市场化,招商从业者也越来越意识到产业招商专业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资项目评估 国开联.产业链咨询 第三方独立评估,助力项目落地。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编制 国开联.热点议题 我们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省(区、市),连续获得客户信赖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