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重大会议通稿

沈阳成为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

国开联 2015.03.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建筑业人口红利的淡出,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作为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沈阳市抢抓机遇,以政府项目启动引导、土地出让条件前置、全产业链推进等创新举措,趟出一条现代建筑产业跃升发展的沈阳路径,走在了全国前列。 

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精神,实践证明这是沈阳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改革开放的有效措施。 

全产业链推进四大园区拉开整体布局 

走进沈阳浑南万融现代建筑产业园,看不见几个工人,也听不到隆隆机器声,而城市里、高速公路边越来越常见的新型环保路缘石、路肩石就是由这里生产出来的。预计3月中旬,嵌入了19个机器人的全国首条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就将投入试生产。这条生产线是投资3亿元从德国引进,年产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及墙体单元120万平方米,居亚洲第二位。和产业园的静谧、整洁一样,在沈阳“惠生保障房”等施工现场,“只见楼起,不闻尘烟”、盖房如同搭积木的场景接踵上演。这是现代建筑产业的优势所在,与传统工艺相比,它更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由标准化工厂“生产”出来的建筑也更隔音、隔热、耐火、抗震。 

建筑工业化不是新课题,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就开始推行建筑工业化,随着人力成本等孕育“土壤”日渐成熟,近一两年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进入了“机遇期”。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决策智慧,沈阳早嗅先机。2009年,沈阳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把沈阳建成现代建筑产业之都的目标。

目前,以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浑南万融现代建筑产业园、沈北亚泰现代建筑产业园、法库陶瓷产业园区为骨干框架的现代建筑产业布局已全面拉开。铁西区建成现代建筑企业达到210家,现代建筑装备制造基地正加速崛起;浑南万融产业园以引进德国艾巴维建筑构件生产线为契机,使北方重工、新松机器人等沈阳本土企业也参与到相关研发工作中,带动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向高端建筑装备制造方向发展;沈北亚泰产业园以混凝土制品、建筑五金为主要发展方向,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法库陶瓷产业园的陶瓷、卫浴产品正在向高端化、集成化发展。 

创新产业引导政府项目示范产业发展 

国务院颁发的2013年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被业界看做是刺激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催化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其根本还是要回归建筑市场的本源,没有房地产市场的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就很难全面推进。以政府项目启动、引导和示范,是沈阳市在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化初期的创举之一。 

2011年,沈阳市率先在保障性公租房建设中全面采用现代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方式。通过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引导,加大装配式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惠民新城、惠生新城、浑南创投大厦等一大批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全面铺开。在政府投资项目带动下,万科春河里、沈北亚泰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在顺利推进,社会对这种工业化建筑接受程度也在逐年提高。 

2013年,在前期政府工程引导的基础上,沈阳市推出了产业化工程建设市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在二环内土地出让条件中加入采用产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和全装修的建设要求。截至目前,已有11宗地按照现代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实施出让,建筑规模达236.61万平方米,按照20%的应用率计算,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实施建设的面积已达47.32万平方米。同时,一批开发企业已在现有项目中试点全装修模式。 

由“市长”回归“市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拉开了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化规范、良性发展的序幕,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化工作在全国率先进入市场化应用的新阶段。 

全社会联动开辟产业跃升“绿色通道” 

在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发展不仅是“建口”的事,而是全社会、全行业的工作,正是这种“一盘棋”式的推进,沈阳市的现代建筑产业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亲自挂帅,多次进行调研和考察,并部署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沈阳市专门成立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5位副市级领导分别牵头负责产业园区建设、示范项目、技术标准及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和监管措施;积极扶持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强化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监管,明确相关技术和质量要求,使全市现代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紧抓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建设契机,沈阳市正全力推动现代建筑装备制造和现代建筑产品生产“两个基地”建设,推进科技研发、工程检测、技术培训“3个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科技、商贸、总部经济和公共服务“四大服务平台”和市场、生产、研发等“五大体系”,把沈阳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

来源:国开联产业规划院  实习编辑:王楠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