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政策洞察与解读

2025年03月,产业链经济政策性机遇与“五大潜力赛道”解析

产业链咨询 2025.04.01

日前,国开联研究中心发布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洞察月刊——《产业链》202503月刊数据显示,从上到下,政策的发力点既有边界上的延展,也有垂直领域的下沉。

总体来看,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绿色金融在当前产业链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着主要增长支撑的角色,而“生物制造、工业AI、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未来空间”五大领域则是本月全国主要产业链经济政策所释放的潜力型赛道。

 

最上层,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部署了包括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八大未来产业,强调通过制度突破和技术攻坚构建新动能。

 

部门层面,则聚焦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两大主线,例如工信部推动轻工业智能化升级,财政部加码县域充换电设施建设。

 

地方层面,政策则凸显差异化创新,如北京布局10AI超算中心,湖北推进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全月发布重大政策逾40项,政策密度与创新力度创年内新高。

 

这一阶段的政策体系既延续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主线,又通过数据跨境流动试点、量子计算攻关等前沿领域突破,标志着中国产业政策从追赶型向引领型跃迁。例如,重庆试点跨境数据流动特区,首次建立“负面清单+白名单”监管机制,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创新举措:制度突破与场景落地的三大范式

 

1、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制度性突破

国家层面加速数据确权、交易、安全等标准建设,地方实践则更显灵活。浙江率先试点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体系,上海推出“数据贷”融资模式,允许企业以算力资源作价入股。这种制度创新释放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预计2025年数据交易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2、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创新

财政部启动的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带动全国新增充电设施1.4万台,总功率超300万千瓦。同时,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布局500余个工业AI场景,钢铁行业通过AI大模型实现能耗降低12%。湖北的“光储充一体化”与广东的智能工厂模式,成为技术与场景融合的典型范例。

 

3、未来产业投入机制的顶层设计

中央首次提出“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在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地方层面,深圳设立千亿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基金,北京规划10AI超算中心,政策工具从补贴转向“场景开放+资本牵引”,形成市场化驱动的创新生态。

 

二、重大影响:重塑产业格局的三大引擎

 

1、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政策破冰

 

民航局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深圳、广州试点开放300米以下空域。政策催化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美元,顺丰、京东加速布局物流无人机网络,亿航智能载人飞行器进入适航认证冲刺阶段。

 

2、商业航天:低成本发射技术的产业化突围

卫星互联网与低轨星座部署被列为国家战略,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蓝箭航天的液氧甲烷发动机、星河动力的火箭回收技术,正推动发射成本下降至国际水平的60%。遥感数据在农业保险、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成为卫星产业链的新增长极。

 

3、绿色金融:碳中和的资本化路径

财政部将碳减排支持工具额度提升至8000亿元,并推出“绿电建筑认证”制度。新疆启动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项目,压缩空气储能度电成本降至0.3元,技术经济性突破临界点。中储国能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标志着大规模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三、机会赛道: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交织的五大方向

 

1. 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爆发

科技部专项支持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发,微构工场的可降解塑料(PHA)量产成本下降30%。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微生物合成抗癌药等技术,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颠覆传统化工与医药产业格局。

 

2. 工业AI:智能制造的场景化渗透

工信部要求2027年重点企业数控化率达75%,树根互联、徐工信息获超10亿元融资。数字孪生工厂仿真、半导体AI质检、协作机器人等场景加速落地,工业大模型优化效率提升20%-30%,推动制造业从“机器换人”转向“智能协同”。

 

3. 数字经济:数据要素与AI治理的交叉创新

河南培育百家数据服务商,DeepSeek大模型在政务、医疗场景落地。AI生成内容标识技术、人脸识别安全解决方案等合规服务市场预计达200亿元,技术伦理治理催生新产业机遇。

 

4. 绿色能源:氢储能与虚拟电厂的商业化

国家能源局制定氢储能等47项新标准,碱性/PEM电解槽技术成本下降至3000/kW。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模式在出租车领域推广,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成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新范式。

 

5. 未来空间:量子计算与6G的竞速布局

北京“技术-标准-场景”联动推进6G研发,上海构建量子通信试验网。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三号”实现255光子操纵,6G太赫兹通信技术突破100Gbps传输速率,技术代际优势逐步显现。


 

关于 国开联产业链经济政策监测服务

国开联“产业链经济政策监测”服务重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标准化服务,即“全国产业链经济政策监测月刊”;二是定制化服务,即分地区、分领域、分机构的专项政策监测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图谱、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