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知名教授谈

姚洋的破局思考——黄浦江畔的台风对话

大咖名师团 2025.08.08

20258月初,台风海葵过境上海,窗外风雨交加。在上海财经大学崭新的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办公室里,刚履新院长的 姚洋教授 接受了《财经》杂志的独家专访。

 

这场特殊时期的对话,串联起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结束北大40年任教后南下上海,更聚焦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三重风暴:房地产寒潮、内需疲软与创新困局

 

姚洋用一贯犀利的语言给出了破局方案。

 

核心观点:

 

1. 房产困局:设立中储房,收下百万套法拍房

 

面对全国法拍房数量从202475万套激增至2025年超百万套的现状,姚洋直指痛点:银行怕坏账不敢低价卖,业主流拍后无家可归,市场陷入死循环。

 

他的方案简洁有力:中央应成立中储房,把100万套法拍房先收下来。住户交租金继续住,银行剥离坏账,房价稳住——就像中储粮调节粮价一样。

 

他强调,保障房须坚持公益属性,租金补贴低收入群体,而非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财源。

 

2. 激活需求:别捡芝麻,先抱紧西瓜

 

谈到各地推行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姚洋摇头:补贴领券流程繁琐,宜家结账队伍排20分钟,老百姓哪来的消费热情?他算了一笔结构账:

 

房地产+政府支出占中国总需求50%,与其撒胡椒面补贴消费(芝麻),不如集中火力解决两大西瓜’——释放一线城市真实购房需求,并发行每年4万亿特别国债填补地方财政窟窿。

 

连续三年的特别国债投入,既能化解地方债务,又可重启基建带动产业链。

 

3. 金融改革:让银行资金流向创投,政府别越位

 

姚洋重提2018年资管新规的误伤“VC募资规模从占美国市场90%暴跌到30%,银行钱在库里躺平,但创新企业嗷嗷待哺。他直言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弊端:

 

政府总爱投晚期成熟企业,创投是市场该做的事!现在急需打通银行-创投通道,允许理财资金通过风险组合支持早期项目,否则创新内卷无解。

 

4. 反内卷良方:扩张需求,松开管制

 

对于用行政手段限制光伏等行业产能的做法,姚洋一针见血:经济上行时,谁喊内卷?限产限价违反《反垄断法》,小厂照样抢份额。

 

他坚持市场逻辑:只有扩大房地产和基建需求,才能从根源消化过剩产能。

 

5. 教育革新:教授不能只写论文,要脚踩大地

 

履新后首项改革,姚洋便对准学术评价体系:青年教师被顶级期刊绑架,研究脱离现实。滴高金已启动挂职计划

 

教师每年用三个月去政府或企业实践,把政策报告纳入考核——学术要顶天,更要立地。

 

附:

 

姚洋教授主要履历

——从北大未名湖到滴水湖

 

学术轨迹

 

o    北大地理本科→留美经济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

o    1996年回北大任教→掌舵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2024);

o    2025年南下上海,执掌上财滴高金。

 

治学三印记

 

1.   穿透制度的眼睛

揭示地铁融资效应:1.5公里范围内企业因资产升值获贷概率激增;

 

2.   预警危机的哨声

2024年预言“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恐致资产负债表衰退”被次年数据印证;

 

3.   土地的密码破译者

著作《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实证产权改革如何释放农业生产力。

 

荣誉墙

 

?    经济学界“双冠王”:两获孙冶方奖(2008/2014)、浦山奖(2008/2010);

?    政策影响:房地产松绑主张写入2024年住建部内部讨论文件。

 

 

@姚洋 教授

 

 

关于 国开联 大咖讲师团

国开联首批30人“大咖名师团”成员涵盖:宏观战略、经济发展、商业运行、国际关系等领域,分别来自顶尖学府、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机构,他们是:代表着学术塔尖的院士级专家、富有广泛影响力的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和广受赞誉的商界领袖等。致力于传递最前沿的思想,以帮助大家更加清晰的“看见未来”。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经济、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ESGCSRSDGs、碳达峰碳中和)、营商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