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经济学家说

曹远征:服务业升级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一跃

大咖名师团 2025.08.21

@国开联大咖名师

论坛分享 | 峰会演讲 | 闭门研讨 | 机构内训

 

教育是通往高薪职业的阶梯,而阶梯的方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爬升高度。

——曹远征

 

2025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启动十五五规划研究,标志着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蓝图进入关键绘制期。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曹远征于815日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提出核心论断:中国正迈过高收入社会的门槛,但供给结构与需求升级的错位,已成为扩大内需的深层梗阻

 

核心观点:从商品过剩到服务短缺的结构性突围

 

1消费转型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曹远征指出,中国恩格尔系数连续8年低于30%,意味着居民70%的消费支出流向服务业,但教育、医疗、养老等高质量供给严重短缺,形成供需错配。

 

这一矛盾因人口结构变化加剧——中国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终结了房地产增量扩张时代,钢材、水泥等行业面临绝对过剩。服务业成为唯一能同步解决就业、收入与内需的新引擎,其占GDP比重已突破55%,标志着高收入社会特征显现。

 

2收入增长的核心路径:服务业升级

 

针对如何提高工资收入的追问,曹远征强调:提高工资收入的重点,在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而非最低工资调整

 

他援引历史经验:2010-2020年农民收入增速超越GDP,催生拼多多等下沉市场巨头,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当前破局需三管齐下:

 

产业升级:推动科研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造高附加值岗位;

社保改革:用国有资产收益补足农村医保,变相提高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

教育重构: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建设,打通高薪职业通道。

 

3增长底线的民生逻辑:5%增速不可动摇

 

曹远征为十五五划定明确底线:年均5%GDP增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他主张构建需求侧调控新机制

 

短期:扩大财政支出(参考1998年长期建设国债经验);

长期: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建立可持续的内需扩张体系。


4企业创新的中国范式:规模正义创造普惠价值

 

在分析创新底层逻辑时,他提出:把发展的成本变成发展的红利,这就是中国的创新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欧美视减排为成本负担,中国通过规模效应将其转化为产业红利。比亚迪、小米等企业通过薄利多销维持现金流,最终实现与收入增长最快的群体共同成长

 

5、以民生为坐标校准经济政策

 

曹远征的经济学生涯始终贯穿制度设计者视角:

 

1980年代参与海南建省调研,提出开放观;

主持国家体改委农用车市场研究,奠定产业创新认知;

2012年预警老龄化财务危机,推动国有资本划转社保成为国策。

 

其最新判断实为三十年改革研究的延续:14亿人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转折,经济政策必须以民生为坐标原点重新校准。服务业升级不仅是产业命题,更是通向共同富裕的核心路径。

 

老百姓的消费偏好变了,钱袋子流向变了,经济逻辑就变了”——这既是对挑战的清醒认知,更是对转型机遇的坚定召唤。

 

@曹远征

 

关于 国开联 大咖讲师团

国开联首批30大咖名师团成员涵盖:宏观战略、经济发展、商业运行、国际关系等领域,分别来自顶尖学府、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机构,他们是:代表着学术塔尖的院士级专家、富有广泛影响力的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和广受赞誉的商界领袖等。致力于传递最前沿的思想,以帮助大家更加清晰的看见未来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经济、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ESGCSRSDGs、碳达峰碳中和)、营商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