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ESG行业应用洞察

全球供应链ESG转型,从合规成本到价值引擎的战略路线

可持续发展 2025.09.06

绿色浪潮正重塑全球商业格局,供应链管理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游戏,而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战场。

 

ESG/CSR报告编制机构——国开联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浪潮的推动下,ESG理念已从边缘走向核心,成为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供应链作为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其绿色转型关乎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供应链的平均排放量是其直接运营的5.5,范围3排放往往占企业总碳排放的绝大部分。同时,供应链中也隐藏着诸多社会风险,现代奴隶制与过劳死等问题仍然突出。

 

01 时代背景:从倡议到硬约束,全球政策加速ESG合规化

 

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着从成本优先可持续优先的深刻变革。过去十年中,ESG监管政策经历了从自愿性倡议到强制性要求的转变。

 

欧盟走在前列,其《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规定违规企业最高面临全球营业额5%的罚款,并要求对受害者赔偿。《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对电池的碳足迹设定上限,并强制要求提高再生金属使用比例。

 

在中国,双碳目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供应链绿色化、全球化发展,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准则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统一ESG披露标准,超过50个国家已宣布采纳或准备采纳ISI标准。

 

02 行业痛点:数据揭示供应链可持续转型的严峻挑战

 

供应链扩张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隐患。环境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供应链排放占企业总排放量的主导地位。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日益加剧。近半数企业已要求供应商遵守可持续标准,投资者与客户更关注ESG数据透明度。供应链中的不良ESG表现可能引发环境违规、劳工问题等风险,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技术瓶颈也不容忽视。端到端碳排放数据采集难度大,73%的企业无法准确追踪范围三排放数据。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差异巨大,难以采用统一的ESG评估标准。

 

03 头部企业实践:将ESG转化为竞争力新引擎

 

面对这些挑战,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重构开辟了新路径。

 

环境维度:宁德时代2023年公布零碳战略,计划到2025年所有电池工厂成为零碳工厂,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其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1.0%

 

顺丰与路易威登携手启动供应链级碳加速计划,实现首个运单级碳计算,覆盖全程物流,跟踪整体气候绩效和低排放项目管理。

 

社会责任维度:阿里巴巴超14,000供应商已签订《阿里巴巴供应商ESG行为准则规范》。菜鸟在耐克旧鞋新生项目中,帮助回收旧鞋用于建造环保球场,已覆盖22所大学,影响超过75万学生。

 

治理升级维度:美的在高管绩效考核中纳入可持续发展指标,至2023年底拥有2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零碳工厂,回收废旧家电共计309.8万台

 

SHEIN通过技术驱动绿色变革,将再生材料使用比例提高至50%以上,通过数码冷转印技术使牛仔生产节水率达70.5%2024年累计节水近2万吨。

 

04 构建路径:可持续供应链的三大实施框架

 

ESG/CSR报告编制机构——国开联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表示,基于头部企业实践,我们总结出三条可复制的行动蓝图:

 

路径一:环境资源闭环管理。技术驱动降碳增效,如中国中车为下游提供低碳解决方案,与深圳地铁联合研发全碳化硅牵引逆变器,使列车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

 

包装革新减废,如顺丰2023年累计减少原纸使用约4.3万吨,减少塑料使用约16.2万吨。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降低原材料进口30%,再生金属成本较新开采下降25%

 

路径二:社会责任价值链延伸。供应链赋能,如阿里巴巴带动企业和消费者减碳量经审计达2290.7万吨。社区共创,如菜鸟驿站纸箱回收再利用量达2382万个

 

路径三:治理体系实质性融合。战略锚定,如招商局能源运输探索低排放燃料,下单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为实现零碳船舶打下基础。数据透明,如宁德时代自研时代碳链系统,可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参考框架以可持续理念为内核,将ESG驱动因子与供应链运营驱动因子进行有效融合,达到环境方面实现零碳与循环、社会方面建立信任与合作、治理方面更加合规并不断盈利的目标。

 

05 策略建议:五步法系统构建可持续供应链

 

基于行业最佳实践,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框架:

 

一是评估风险与机遇。识别不同区域的ESG风险,计算基准排放量,确定减排优先级。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系统化分析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废弃处理各阶段环境影响。

 

二是设定目标与战略。结合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制定分阶段减排路径;通过激励(如资金支持)或约束(合同条款)驱动供应商行动。企业应制定具体、可量化的目标,如将供应链中的碳足迹减少20%,提高可再生资源使用比例至50%

 

三是赋能供应商合作。提供技术培训与资源支持,例如可再生能源采购指南;推动二级供应商参与循环经济实践。建立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绩效评分体系,将环境合规、劳工权益等指标纳入考核。

 

四是实施动态监督。将ESG指标纳入供应商绩效评估;利用AI工具预测供应链中断风险。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溯源,确保碳排放等关键数据的真实可追溯。

 

五是构建治理体系。跨部门协作(采购、法务、财务等),确保战略落地;与竞争对手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分摊转型成本。将ESG因素深度纳入估值模型,使可持续发展表现直接影响资本成本、市值管理和融资渠道。

 

端到端透明化管理是脱碳与合规的基石。企业需从数据采集、风险监控、信息披露三方面突破,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供应链虚拟副本,模拟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冲突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ESG/CSR报告编制机构——国开联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指出,政策合规压力将持续加大,但头部企业已证明,ESG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价值创造的引擎,环保即效益的商业逻辑正在形成。

 

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构建覆盖采购、生产、消费的全价值链协作网络,将可持续目标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运营,通过技术创新、合作共赢和持续改进,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 国开联 ESG/CSR报告编制、设计排版专题服务

 

关于 国开联 · 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

国开联是基于垂直行业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者,专注提供ESG & CSR报告编制设计与披露、ESG & CSR管理提升与战略规划、碳盘查&碳核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等研究、咨询、培训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经济、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营商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附:国开联 可持续发展ESG专题培训系列课程(内训课程)

 

国开联培训课程《企业ESG实践策略与实操培训》

国开联培训课程《企业ESG架构设计与管理体系搭建》

国开联培训课程《ESG与企业出海及可持续发展经营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REITs基金与ESG管理之道》

国开联培训课程《绿色建筑提升与ESG管理融合之道》

 

国开联培训课程《双碳战略政策下的企业经营应对之道》

国开联培训课程《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经营战略融合策略路径》

国开联培训课程《ESG认知提升与管理方法实践》

国开联培训课程《绿色信贷的监管政策、业务体系、发展趋势全景解析》

国开联培训课程《碳交易政策及趋势精要解析与市场展望》

 

国开联培训课程《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趋势解读与实践之道》

国开联培训课程《基于双碳导向的电力制造行业绿色制造实施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策略解析》

国开联培训课程《ESG理念在企业管理旅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国开联培训课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企业ESG应用实践路径解析》

 

国开联培训课程《可持续发展ESG理念框架下的货币政策与绿色金融监管重点解析》

国开联培训课程《ESG认知提升与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双碳政策解读与行业分析》

 

国开联培训课程《企业ESG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国开联培训课程《气候变化下的企业绿色低碳战略转型和供应链管理》

国开联培训课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可持续供应链新格局》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