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淮小邑”到“科创名城”,合肥用资本杠杆撬动产业格局,2024年新招引项目超1500个,协议投资额突破6200亿元,创近五年新高。
合肥新站高新区,维信诺全球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建设正酣。这座总投资550亿元的显示产业巨头,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从2018年首个550亿元投资落户,到2024年再次追加同等规模投资,维信诺在合肥的累计投资已超千亿元。
“合肥懂产业、有魄力、敢投资。”维信诺公共政府事务部总监高远峰如此评价。在合肥,维信诺实现了20多项全球“第一”和50多项全国“首创”,成为合肥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01 产业投行模式:合肥招商引资的核心理念
合肥的招商引资已超越传统政策优惠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投行”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资产,通过资本纽带和生态赋能,实现产业价值的整体提升。
2024年,合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招商成绩单:全年新招引项目1509个,协议投资额达6200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15%。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首次突破30个,标志着合肥招商引资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合肥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正从‘政策洼地’转向‘生态高地’,通过资本助力、场景开放和制度创新,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系统。”
合肥工业经济量质齐升。202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96.6亿元,同比增长12.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居万亿城市首位,产值超亿元企业达995户。
02 三大创新机制:资本+产业链+生态协同
2.1、资本招商:从“政策优惠”到“价值共创”
合肥最具特色的招商创新是以“风投思维” 开展资本招商。合肥建投携手三级国资平台,在蔚来汽车面临危机时注资70亿元,不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更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落地。
这种“国资领投+社会资本跟投”的模式已成为合肥标配。在京东方项目中,合肥以30亿元国资撬动145亿元社会资本;在维信诺550亿元投资中,合肥国资平台出资占比80%。
国开联招商引资规划与培训专家分析认为,合肥资本招商的成功在于建立了“论证-决策-退出”闭环机制。每个项目投资前都经过专业尽职调查,并设立免责条款和亏损容忍范围,既保证决策科学性,也激发招商积极性。
2.2、链式布局:产业集群的“滚雪球”效应
合肥招商引资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坚持产业链思维。在引入京东方后,合肥围绕新型显示产业持续布局,吸引基板玻璃、偏光片等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肥通过引入蔚来中国总部,带动比亚迪、大众等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先后进驻。2023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4万辆,位居全国前五,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四城。
合肥的产业链布局具有高度前瞻性。当前,合肥正瞄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技术、光伏与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等四大重点领域,构建多层次的产业生态体系。
2.3、创新生态:从“单一要素”到“全要素赋能”
合肥深知产业培育需要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合肥拥有12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大科学装置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同时,合肥大力发展“科大硅谷”,已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汇聚合肥近43%的量子企业、55%的空天信息企业。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合肥构建了覆盖企业成长全阶段的资金链。2024年,合肥推出“创投城市计划”2.0版,全年开展各类活动260场,签约项目获得融资额近15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03 典型案例剖析:合肥招商模式的实践样本
3.1、维信诺:新型显示产业的“链式”布局
合肥市政府在维信诺项目中展现的创新举措,涵盖了资本参与模式、生态体系建设、服务创新机制和长远战略布局等多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招商引资创新体系。
维信诺在合肥的两次550亿元投资,体现了合肥产业链招商的深度和广度。2018年,维信诺首个550亿元投资填补了合肥OLED产业链空白;2024年的第二个550亿元投资,则聚焦全球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瞄准即将爆发的中尺寸市场。
这一项目采用ViP技术,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涵盖手表、手机、平板、车载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从单一制造到全场景生态的跨越。项目投产后将提供近3500个工作岗位,维信诺在合肥的总就业岗位将达到9000个。
在维信诺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中,合肥市政府通过旗下投资平台深度参与项目投资。具体而言,项目首期注册资本金20亿元中,合肥建翔投资(实际控制人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合肥鑫城(实际控制人为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合计出资16亿元,占比高达80%。这种“国资领投”模式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项目的信心,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强了项目落地的吸引力。
这种投资模式源于合肥独特的“以投带引”招商策略。合肥市政府不是简单地为项目提供补贴或优惠政策,而是作为战略投资者直接参与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既体现了政府对产业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其敢于担当的决策勇气。
合肥市政府在招引维信诺项目时,没有局限于单个项目的引进,而是着眼于整个新型显示产业生态的构建。
在维信诺落户之前,合肥已经拥有京东方、视涯科技、康宁玻璃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150家。这种产业基础为维信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降低了企业的配套成本。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产业生态,维信诺才愿意持续加大在合肥的投资力度。
这种生态体系的构建使得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形成了强大的集群效应。
3.2、蔚来中国总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爆点”
2020年,合肥建投联手三级国资平台筹资70亿元,帮助蔚来汽车走出“至暗时刻”,并将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这一决策不仅挽救了一家创新企业,更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合肥的集聚。
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后,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这一项目开创了国家、省、市产业基金三级联动投资重大项目的创新合作典范,如今“国资领投+社会资本跟投”的模式已成为合肥标配,体现了政府从“政策提供者”到“价值共创者”的角色转变。
这种投资模式建立在深入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合肥市政府不是简单地进行财务投资,而是作为战略投资者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市场化方式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3.3、商德陶瓷:“投担联动”赋能专精特新
在商德陶瓷的引进过程中,创新性地运用了“投担联动”的金融招商策略。这一模式通过政府主导的金融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
具体而言,兴泰控股旗下的兴泰资本和兴泰担保分别通过股权投资和担保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为商德陶瓷提供了44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种综合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题,特别是针对需要长期资金投入的研发和产能扩张环节。
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投担联动”模式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它既考虑了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又兼顾了长期发展需要,形成了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共振。这种创新金融工具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商德陶瓷将总部从深圳迁至合肥的信心。
商德陶瓷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总部落地合肥进一步强化了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截至目前,兴泰资本已累计引入合肥落地项目117个、签约投资额882.54亿元。
04 推广价值分析:合肥模式的借鉴意义
4.1、制度创新是可复制的核心
合肥成功的精髓不在于具体项目,而在于其制度创新。合肥建立了“全域全要素招商”机制,搭建“1+4+10+N”招商组织体系,推进市直部门横向联动、市县两级上下贯通。
同时,合肥推出“项目管家”制度,为项目提供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全流程服务。美亚光电智能化涂装钣金生产基地项目通过水电气联合报装,实现了一天办结的高效服务。这些制度创新保障了招商引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2、产业思维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国开联招商引资规划与培训专家强调,各地学习合肥不能简单模仿其做法,而要理解其背后的产业思维。合肥的每个重大投资决策都建立在深入理解产业趋势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准选择。
合肥的发展证明,城市产业崛起必须遵循产业规律,立足本地实际,找准自身在全局和区域分工中的位置。合肥围绕“6+5+X”产业集群实施重点产业腰部项目攻坚行动,2024年重点产业链新签约项目数和协议投资额占比近9成。
4.3、耐心资本是长期主义的保障
合肥模式的可复制性还体现在其 “耐心资本” 理念上。与追求短期回报的传统招商不同,合肥愿意投入时间培育产业生态。无论是京东方还是蔚来,合肥都展现了长期投资的决心和定力。
这种“耐心资本”理念,对于各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合肥通过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3年投入20亿元建设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产业发展,实现“以投带引”。
随着“创投城市计划”的深入推进,合肥正加速打造科创资本中心。截至2024年底,已有6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合肥设立100家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达159.7亿美元。仅2024年就新增境外世界500强企业20家,年度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
合肥人口的变化同样印证了这座城市的“磁吸力”。从2010年到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从570万人增长到985.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超30万人。产业是一个城市经济与人口的基石,合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使高校毕业生留存率提高,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
合肥的故事证明,城市的崛起并非只能依赖先天禀赋。它的成功为内陆城市提供了破局样本。当然,复制“合肥模式”需因地制宜——既需要政府的战略定力与执行力,也离不开对产业趋势的敏锐洞察。
但无论如何,合肥的实践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在创新驱动的时代,敢于“押注未来”的城市,终将赢得未来。
附:国开联研究中心《产业园区招商专题培训系列课程方案》
国开联培训课程《资本招商及并购招商策略与实操》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园园区招商引资及运营实务》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区运营体系构建与产业生态招商策略与实务》
国开联培训课程《基于城投平台核心职能的园区资产盘活与招商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区规划与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链招商机遇展望》
国开联培训课程《基于宏观经济与招商政策的创新招商顶层设计思想》
国开联培训课程《数字化招商实践路径与AI应用破局实战》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区规划、招商与运营实务》
国开联培训课程《国有产业园区资产盘活与二次招商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项目投资落位流程解析与运营服务体系构建》
关于 国开联 · 产业链咨询服务
国开联致力于打造全国性产业发展集成服务商,围绕产业链内涵主线,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实践产业链咨询服务10余年,拥有多地区、多领域的实战经验,服务内容包括:区域产业规划、新型工业化规划、园区发展规划与定位策划、招商引资专业服务、营商环境评价与提升优化服务,以及企业战略规划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编制等企业投资咨询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图谱、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招商图谱(招商地图)系列
2025.06.12面议元.医药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图”的研究逻辑,综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图”产品。
中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综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报告》重点由中药材种植、中药制造和中医大健康服务三大部分组成,全面呈现中医药行业投资价值与未来趋势。
中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国开联.区域产业规划 中山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抢抓政策红利,争建湾区战略性平台,承接中心城市转移产业,共享中心城市产业创新要素资源与平台,以达至中山“湾...
宁夏先进制造业招商行动计划 国开联.招商图谱与项目包装 我单位受托制定宁夏全区先进制造产业招商行动计划,深度剖析全区智能制造产业基础、结构和产业承载优势,明确自治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与未来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图(图谱)实施专业招商? 国开联.产业链招商与链长制 产业招商引资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已渐成业界共识,然而,如何实施专业化招商,如何进行精细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产业链招商图谱与招商地图,区别在哪里? 国开联.产业链招商与链长制 招商工作越来越趋于专业化、精准化和市场化,招商从业者也越来越意识到产业招商专业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资项目评估 国开联.产业链咨询 第三方独立评估,助力项目落地。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编制 国开联.热点议题 我们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省(区、市),连续获得客户信赖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