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ESG行业应用洞察

有色金属行业ESG实践演进与创新突破

可持续发展 2025.10.31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有色金属行业,正经历一场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创新的ESG实践变革。ESG信息披露已从可选题转为必答题,成为衡量企业绿色转型成效的重要标尺。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A股有色金属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已提升至57.02%,较三年前的约40%实现显著增长,但仍低于港股同业85%的披露水平,表明行业整体仍处于ESG能力建设的快速成长阶段。

这一转变不仅源于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等政策硬约束,更得益于头部企业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出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路径。

一、ESG披露率稳步攀升,环境维度数据透明度成关键挑战

有色金属行业的ESG信息披露呈现规模分化议题失衡双重特征。2024年数据显示,国有企业成为披露主力军,中央企业披露率高达86.67%,民营企业则仅为36.51%

从议题覆盖看,社会维度(如员工培训、社区投入)数据披露相对完善,而环境维度关键指标(如碳排放强度、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存在明显缺失。例如,2024年仅有约30%的企业详细披露了范围一、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小企业ESG管理能力不足,以及行业对环境风险量化管理的滞后性。

国开联ESGCSR报告编制专家指出:环境数据披露的颗粒度,直接决定了有色金属行业绿色转型的可信度。当前企业需从报喜不报忧的展示逻辑,转向全链条可验证的治理逻辑。

二、头部企业案例: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

1. 云锡控股:绿色矿山与全产业链碳追踪

作为全球锡业龙头,云锡控股将ESG融入锡铟产业链重构。2024年,其投入3.65亿元用于环保升级,建成国内首个井下长距离尾砂膏体充填系统,减少碳排放6.8万吨,并通过冶炼余热发电项目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更创新的是,云锡联合行业协会开发锡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对从采矿到深加工的全环节碳排进行追踪,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碳核算方法。

此举使云锡ESG报告连续两年获五星评级,万得ESG评级升至A级,印证了低碳技术投入与市场价值的正向关联。

2. 北方矿业:社区共生与跨境治理模式

在刚果(金)项目中,北方矿业创新社区内生循环机制,将ESG与属地化发展深度融合。

公司每年按不低于营业收入0.3%的比例设立社区发展基金,覆盖教育、医疗等领域。其建设的庞比MOYOLAM医院于20256月交付使用,辐射多个村落,并带动50余个就业岗位。

同时,公司启动PAC农业培训项目,累计培训近百名学员,带动35个农业合作社发展。环境维度,北方矿业通过工艺革新实现生产回水100%循环利用,每年节水660万立方米,并建设65MWp光伏电站,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万吨。

这种社区环境治理三角联动模式,为出海矿企提供了跨境ESG管理范本。

3. 洛阳钼业:数据透明与全球治理对标

洛阳钼业的ESG实践突出国际对标数据硬核实2025年,其万得ESG评级首次升至AAA级,MSCI ESG评级连续三年保持AA级,位居全球有色金属行业前11%

关键突破在于温室气体范围三核算及TCFD报告的披露,其铜产品碳排放密度低于全球70%的矿业公司,循环用水率达81%

同时,公司建立董事会执行层业务单元三级ESG管治架构,将反腐败、社区关系等议题纳入高管绩效考核。这种以数据可信度驱动ESG评级提升的策略,为出海矿企应对国际标准提供了参考。

4. 希尔威金属矿业:尾矿库管理与水资源循环创新

希尔威在2025财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展示了环境管理的精细化突破。其所有矿山100%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座矿山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

在尾矿库管理上,希尔威采用全库铺设HDPE防渗膜、双排洪系统及雨污分流设施,彻底消除极高/非常高风险隐患。更显著的是,其2025财年淡水取水强度同比下降29.73%,选厂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率达83.84%,选矿废水实现零外排。

这种将国际标准与本地化创新结合的模式,体现了中型矿企在ESG领域的精准投入策略。

三、创新举措的行业启示:从合规成本到竞争资产

上述案例表明,有色金属行业的ESG实践已超越报告披露层面,向三大创新方向演进:

? 技术管理联动:将ESG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如云锡的炼锡智造工厂项目,通过物联网优化能耗,实现减排与降本双赢;

? 社区环境共生:北方矿业在刚果(金)通过农业培训与医疗基建,将社区投资转化为供应链韧性,降低运营风险;

? 数据金融闭环ESG表现成为绿色融资通行证,如洛阳钼业凭借AAA评级获得更低成本融资。

这些实践的可推广性取决于行业协同机制建设。例如,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25年发布的碳标签体系,可解决中小企业碳核算成本高的痛点;而地方政府对ESG领先企业的财税激励(如云南对绿色矿山税收优惠),则能激发民营企业参与动力。

四、策略建议:以ESG为杠杆,撬动行业价值重估

有色金属行业的ESG转型需破解披露率虚高但质量不足的矛盾。

国开联ESGCSR报告编制专家指出,企业应优先攻克三方面:

其一,制定行业专属的实质性议题清单(如尾矿治理、水资源压力指数),替代通用披露框架;

其二,建立ESG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环境数据不可篡改;

其三,将ESG绩效与供应链金融利率挂钩,让绿色表现直接转化为融资成本优势。

唯有将ESG从外部约束转化为内部核心竞争力,有色金属行业才能在双碳目标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竞争力的双提升。

 

关于 国开联 · 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   ——> ESG服务专题页

国开联是基于垂直行业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者,专注提供ESG & CSR报告编制、设计与披露,ESG & CSR管理提升与战略规划,碳盘查&碳核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等研究、咨询、培训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培训与游学”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经济、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营商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