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开发区与产业园

十五五时期工业园区迎来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共生的深刻转型

产业链咨询 2025.11.07

一、发展新阶段:从规模扩张价值共生

我国工业园区正经历从增量开发存量优化的系统性转变。2025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明确提出,园区需聚焦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截至2025年,全国工业园区数量超8万家,但发展质量分化显著:东部园区如苏州工业园区通过生物医药集群实现产值千亿级突破,而部分中西部园区仍面临产业重叠和资源错配问题。

国开联产业规划编制专家指出,园区需从政策洼地转向创新高地,构建产业浓度创新密度价值密度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推动土地产出率、专利转化率等指标成为核心考核标准。

二、创新实践:三类工业园区的差异化突围路径

1. 武宣工业园区:资源禀赋驱动集群跃升

广西武宣工业园区依托碳酸钙资源禀赋,构建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绿色循环产业链。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年均增速达22.3%。其创新实践包括:

? 循环经济模式:新福兴钙基科技产业园通过精深加工将碳酸钙价值提升5倍,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 智能化升级:群益新材料引入全自动化生产线,使400元原材料通过加工实现2000元产值,粉尘回收率达100%

? 体制机制创新:推行园区事、园内办服务模式,项目审批时限压缩50%。园区通过资源增值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成为西部县域工业突围的典型。

2. 濮阳工业园区:全周期服务激活制造动能

河南濮阳工业园区通过促开工促建设促达产闭环管理体系,20251—9月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28.2%,预计全年制造业产值较2022年实现倍增。其突破性举措包括:

? 链式协同:天能产业园与龙都石化、恩赢石化构建碳四资源利用链条,副产品就地转化,全年营收有望突破120亿元;

? 创新转化:君恒生物研发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获国家专项扶持,孵化科技型企业8家,累计营收超7亿元;

? 服务前置: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2025年推动22个项目动工,28个项目投产,问题办结率100%

3. 仲恺高新区:AI赋能重塑产业生态

惠州仲恺高新区以冠军企业方阵为支点,推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三大产业迈向千亿级。2025年前三季度,园区GDP同比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5%。其核心创新在于:

? 技术融合TCL移动通过AI视觉检测提升生产效率30%;金源机器人将AI技术植入电池产线,降低人工成本40%

? 资本赋能:设立30亿元产业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 场景开放:豪鹏科技抓住AI终端电池需求,前三季度营收增长16.06%。园区通过技术攻关中试孵化资本加持闭环,实现从代工基地向创新策源地的转型。

三、策略升级:从房东经济产业股东的运营革命

1. 招商逻辑重构:从价格战到资本+场景赋能

头部园区正摒弃土地优惠模式,转向资本联动+场景开放。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产业基金参股企业,形成租金+股权投资复合收益;深圳推出“0租金+场景开放,企业可优先参与智慧城市项目投标。国开联产业规划编制专家强调,此类模式以市场换投资,既降低企业初始成本,又通过深度绑定提升产业黏性。

2. 运营模式创新:服务赋能与低碳转型并重

? 循环化改造:武宣工业园区通过粉尘回收利用,实现无废生产;濮阳工业园区构建碳四资源循环网络,能耗降低15%

? 数字化治理:仲恺高新区通过AI预测设备故障,使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

? 绿色化转型:园区需加强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并探索构建工业绿色微电网、零碳能源供给系统。

3. 空间组织变革:工业上楼与土地增效

《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鼓励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土地供给方式,并支持在符合规划、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工业上楼、立体仓储建设等新方式,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福建泉州通过租税挂钩机制倒逼企业集约发展,使亩均税收从6万元提升至30万元。

四、推广价值:中西部园区的非对称竞争启示

头部园区的实践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三大借鉴:

? 精准卡位:西部园区可依托资源禀赋切入细分赛道,如武宣聚焦碳酸钙精深加工,避免与东部同质化;

? 生态赋能:通过链长制推动龙头企业释放订单,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

? 制度突破:试点监管沙盒,如深圳前海探索数据跨境流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制度空间。

五、未来展望:从单点扶持系统赋能

十五五期间,工业园区需构建技术攻关场景开放金融赋能三链协同生态。国家政策正从单点补贴转向系统支持,如《指引》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深化产学研合作。

国开联产业规划编制专家建议,园区需通过动态评估(如技术成熟度曲线)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以产业大脑优化要素配置,最终从政策竞赛迈向生态共赢

我国工业园区正经历从空间供给到价值共创的转型。园区需从政策优惠转向生态赋能,通过工业上楼、数字治理提升土地效能,最终实现从"单点扶持""系统赋能"的跃升。这一转型为各地园区提供了从"政策竞赛"迈向"生态共赢"的现实路径。

 

关于 国开联 · 产业链咨询服务

国开联致力于打造全国性产业发展集成服务商,围绕产业链内涵主线,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实践产业链咨询服务10余年,拥有多地区、多领域的实战经验,服务内容包括:区域产业规划、新型工业化规划、园区发展规划与定位策划、招商引资专业服务、营商环境评价与提升优化服务,以及企业战略规划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编制等企业投资咨询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培训与游学”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图谱、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