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ESG行业应用洞察

煤炭ESG治理体系构建路径与头部企业创新实践解析

可持续发展 2025.11.10

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轻点按钮,井下数公里外的采煤机缓缓移动,滚滚乌金随传送带升起——这一场景如今已成为中国许多现代化煤矿的常态。

煤炭行业ESG建设正经历从被动响应主动创新的深刻转变。截至20255月底,近八成(79.55%)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已独立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增长超过21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表明,ESG理念已在煤炭行业深度扎根,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

01 行业现状:从被动披露主动治理

煤炭行业ESG建设的加速得益于政策引导与企业内在转型需求的共同驱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5)》数据,截至20255月,45.45%的煤炭上市公司已搭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ESG管理体系,这一比例在2024年尚不足30%

在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煤炭行业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达47.8亿吨,同比增长1.2%;与此同时,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综合能耗降至7.9千克标准煤/吨,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74.1%,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74.2%。这些数据表明,煤炭行业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正持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建设已成为煤炭行业ESG实践的重要支撑。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9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232个,智能化产能占煤炭总产能的60%以上。例如,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的无人驾驶矿卡,通过5G网络实现近40台设备协同作业,系统响应速度达0.001秒。

02 中国神华:ESG治理体系的先行者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很早就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战略。公司自2008年起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19年首次推出ESG专项报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ESG治理架构

公司确立了董事会决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监管、管理层负责、专业工作组推进的ESG治理体系,并编制《十四五”ESG治理专项规划》,明确未来五年ESG治理工作的重点方向及三步走推进策略。

在环境治理方面,中国神华率先提出并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8年底,公司全部常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均低于天然气发电标准。公司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达到84%,沉陷区治理率超过90%,露天矿复垦率85%以上。

中国神华的ESG表现获得权威机构高度认可。公司在Wind ESG评级中获AA级,综合得分8.92,位列能源行业第一。此外,公司还成功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榜单,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杆企业。

03 兖矿能源: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者

兖矿能源是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在ESG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公司在MSCIESG评级上调至“BB”级,成为中国煤炭公司获评的最高等级,同时获得中国国新ESG“A”级评价,在行业37家公司中排名第一。

兖矿能源的突出特色在于将智能化建设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公司境内建成或达到国家智能化示范标准矿井21对,智能开采产量占比达到94%。公司14座矿井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在生态修复方面,兖矿能源的创新实践尤为突出。公司全年完成稳沉采煤塌陷地治理25.44万亩,稳沉和历史遗留塌陷地治理率实现100%”,其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模式成为国家级示范样板。

兖矿能源还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路径。公司已建成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2.8兆瓦,年发电量约1.8亿度。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兖矿能源在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等项目中成功实现清洁电力替代。

04 华阳股份:智能化驱动的ESG创新者

华阳股份(原阳泉煤业)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上市公司,总资产超800亿元,员工38000余人。公司积极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华阳股份成就显著。公司提前3年在山西率先实现所有生产矿井智能化,累计建成7座智能化煤矿、1座智能化选煤厂、12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使安全生产形势达到历史最佳水平。

华阳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颇具创新性。公司与中科海钠合作,在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取得重大突破。万吨级钠电正负极材料项目稳步推进,华阳造煤矿应急电源在省内外广泛应用,为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提供了革新方案。

在绿色发展方面,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开展环境治理,完成储煤场全封闭改造、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实现了产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废水100%治理,彻底扭转了传统煤炭企业的环境形象。

05 实践成效与行业影响

煤炭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巨大。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安全投入达61.1亿元,通过智能化建设累计减少现场作业人员超过6000人,实现了减人、增安、提效的目标。

在绿色转型方面,煤炭行业成果显著。2024年,我国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931万吨/年、74.55亿立方米/年、1972万吨/年、1143万吨/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入洗率达到68.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处置率分别提升至74.1%74.2%

社区贡献方面,煤炭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4年,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电煤长协履约率达101%,向社会让利约146亿元,向社会捐赠9908万元,社会贡献总额1129亿元。

06 从合规披露到价值创造的未来路径

尽管煤炭行业ESG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整体评级仍有提升空间。环境议题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社会议题内容有待充实,治理议题的数据披露普遍较少。

煤炭行业ESG发展正呈现三大趋势:

合规披露价值创造:领先企业正将ESG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创造中心。如兖矿能源通过光伏项目实现电费大幅降低,营盘壕煤矿电费账单瘦身”248万元,证明ESG实践可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单点治理系统变革:企业不再满足于局部改进,而是推动整体性、系统性变革。中国神华建立的ESG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公司所属产权单位,实现了ESG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和持续优化。

内部管理生态共建:煤炭企业正将ESG要求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打造绿色供应链。中国神华将承包商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推动全产业链责任共担。

随着ESG投资加速,率先完成ESG能力建设的煤炭企业,将在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双重使命中占据先机。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矿山建设为煤炭行业ESG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循环经济模式则开辟了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煤炭行业的ESG转型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生存,更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这些创新举措的推广价值在于,它们将ESG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创造中心,为其他高碳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关于 国开联 · 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

国开联是基于垂直行业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者,专注提供ESG & CSR报告编制、设计与披露,ESG & CSR管理提升与战略规划,碳盘查&碳核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等研究、咨询、培训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培训与游学”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经济、国际产业投资促进、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营商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