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农业农村信息化

南海国际资本现多点开花局面

国开联 2016.03.08

南海东中西三大国家级平台,正迎载着更多出海的国际资本进驻南海、登陆佛山。下月,南海将组织9名企业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培训;而在本月初,该区19名民企老板顺利完成了英国牛津大学为期15天的脱产学习。赴英国培训期间,南海在伦敦专门举办海外招才引智推介会。来自海外的人才团队和技术、商业项目与南海实现了对接,这是珠三角县域走向欧洲招贤纳士的首次尝试。这一系列培训成为南海民企的一个创新举措,更是南海近年来积极走出去,对接国际先进技术、高端人才、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就在昨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正式建成投产,成为南海近年来持续招商国际资本的又一个硕果。


从2003年正式提出“双轮驱动”,到去年底深化提出“四轮驱动”;从此前引进奇美电子、本田变速箱、旭硝子玻璃、爱信精机、丰田纺织等,到昨日迎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建成投产,国际资本一直是驱动南海发展的重要一“轮”。在南海的布局中,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带来的除了GDP和税收,更重要在于将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中德、中欧合作。而南海东、中、西三大国家级平台,如同三艘大船,正迎载着更多出海的国际资本进驻南海、登陆佛山。这些先进的国际产业、科技、金融资本,已被视为南海产业升级、区域转型的引领力量。

对接国际资本转移,南海可成重要一站。近日,南海区的招商部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投资企业。这家法国企业系空调冷却器的配套商,之所以主动找上门来洽谈投资,主要是希望成为一汽-大众的配套供应商。“这对我触动比较大,龙头企业所带动的这条产业链很长、很深。”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李兴强说,一汽-大众的带动作用显然才刚刚开始。

这并非纯粹的猜想。江苏省太仓市,这个距离上海仅有50多公里的中国百强县前十城市,接受着来自上海大众整车厂的辐射,目前已经聚集了180多家德国企业,形成了中德中小企业园。这样一个产业集群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年,太仓迎来了第一家落户的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当时的太仓就开始意识到,上海大众的到来将会带动一大批下游企业的到来,而随着上海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企业资源必然会向周边扩散和迁移,而这正是太仓后来抓住的机会。

太仓的成长路径,在前往当地学习对德招商的南海招商团队看来,显然也会是南海的未来轨迹。
今年,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的产量预计为2万辆,明年达10多万辆,而高峰期会出现在2016年,预计达到30万辆。李兴强分析认为,当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产量达到30万辆,甚至二期项目建成后产量达到60万辆时,为了节省物流成本和贴近市场,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将选择在南海和周边地区设厂,“预计明年年底就会出现一个小高峰”。

除了一汽-大众这个龙头带动作用外,南海的“底气”还来自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正关注和进驻中国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企业投资最看中三大因素,一是市场需求,二是企业集聚,三是整条产业链是否完善。而随着一汽—大众和多家配套供应商的落户,南海已经具备了以上三点要素。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备受关注,加上近年来欧债危机的冲击,部分欧洲中小型科技企业和团队也更加愿意来到中国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拥有一汽-大众的南海,已经拥有成为其中重要一站的底气。从2003年正式提出“双轮驱动”,到去年底延续和深化提出“四轮驱动”,国际资本一直是驱动南海发展的重要一“轮”。梳理南海外资发展的路径可以发现,南海外来资本至今走过了三个发展历史节点,其一是改革开放之初众多港澳台资本的涌入;其二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批日资企业陆续来到南海投资;其三则是近年来,对欧特别是对德招商开始渐入佳境,南海在更深层次上“与国际资本共舞”。

一向注重发展民营经济的南海,在其成长路线图上,也从来没有忽略过外来资本的重视。相反,伴随着南海在更深更广领域融入全球化,并据此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外来资本的引领作用也愈发凸显。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台投资项目曾掀起南海工业的发展热潮。由于临近香港台湾,珠三角地区包括南海在内在当时成为了港台资本的首选地。此后,由于花都日产整车厂的到来,此前一直以“广州整车、南海汽配”为定位的南海,对日资企业的招商引资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过去数年里,奇美电子、本田变速箱、旭硝子玻璃、爱信精机、丰田纺织等世界500强的到来,让南海招商国际资本交出了一份厚实的成绩单。
而在近两三年来,一个新的方向愈发清晰:对欧招商。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之外,一批欧洲优质企业登陆南海。

今年4月11日,可罗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南海三山新城科技创意产业园的新厂正式投产。“我们最终没有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因为南海的区位条件、产业配套非常好。”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斯·荣诺说。同样被周边配套吸引过来的还有马瑞利车灯项目。作为全球车灯行业的顶尖品牌,马瑞利车灯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菲亚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于今年5月落户南海丹灶镇。马瑞利汽车照明系统(佛山)有限公司厂长高福龙说,当初选址就是首选广州周边区域,由于有整车客户雪铁龙在深圳、福特在广州花都等,考虑土地、厂房离客户距离比较平均,最终选择落户南海。

多个数据表明,南海招商版图中的“欧洲板块”正在走向成型。目前,南海引入的欧洲企业近50家,包括一汽-大众、珠三角德国医疗谷、马瑞利车灯、丹麦可罗食品、菲亚特集团旗下的意大利凯斯纽荷兰(CNH)农业机械等项目。在这些进入的企业里面,76%都是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投资总额达到33亿元,产业涵盖汽车、牙科设备、化工、精密机械、服务外包等。另一个数据同样令人兴奋:南海这个小小县域,目前已经引进2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成立35家企业。

融入全球化,从产业链到价值链。作为一个“香饽饽”,在一汽-大众落户佛山之前,多地之间的招商竞争在所难免。“各地提供的条件都差不多,大家最终比服务、比专业、比细节。”李兴强说。正是这次的成功让南海认识到,要深化对欧、对德招商,组建专业化的国际招商团队,从产业链,到技术、人才等价值链加快对接全球化,已迫切需要顺势而为。“我们将坚持专业化、国际化招商,吸引国际资本,深化国际合作。”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说。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该区将成立专职的欧洲招商团队,同时还会在德国设立一个招商办事处。这个团队将会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营,对于高层次人才,南海将采取“重金”招聘。

实际上,南海积极“走出去”,对接与产业升级配套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思路,已经有迹可循。去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佛山)科技园已在位于南海中部的佛山高新区核心区启动建设。首期10万平方米载体最快将于明年1月交付使用,而首期引入的将包括研究机构、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和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与此同时,深圳清华研究院、佛山高新区以及牛津Isis科技创新三方也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建立区域性合作载体“佛山—深研院—Isis发展中心”,研究院欧洲中心与Isis科技创新将在研究院与佛山高新区搭建的合作平台下,为佛山高新区及其产业集群提供国际技术转移、国际市场开发、国际专家平台、创新创业培训、人才团队引进等一揽子国际创新服务。

“这主要是把欧洲一些先进技术引入到佛山来,为佛山的产业升级注入国际能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佛山)科技园董事总经理涂晓鸣说。在今年8月份,来自美国硅谷的15个高新科技项目在佛山高新区与40多家本土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相亲”。此举在加快佛山高新区国际化步伐的同时,显然也为南海的企业寻找好项目、硅谷的项目寻找好的商机,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东中西三大片区引领:从产业到金融科技,国际招商“多点开花”。AIA、毕马威、汇丰环球营运中心、富士通……在一汽-大众等国际产业巨头相继落户的同时,一些金融“大鳄”也已经相继布子位于南海东部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在“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战略思想引领下,南海的国际资本早已超越了产业项目方面,走向金融、科技领域的“多点开花”。目前,南海在“东西板块”战略基础上进行延续和深化,将全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提出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战略思想,以此构建三个国家级平台。三大片区有各自的核心功能:东部的金融高新区,将是南海和佛山推进产业与金融联动发展的“产业金融中心”;中部的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成为佛山和南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而西部的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则是南海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平台。

在此引领下,“风格各异”的国际资本正在悄然聚集。在以南海区桂城街道为代表的东部片区,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引领的金融服务业产业正在迅速积聚。从2007年开始,包括AIA、毕马威、汇丰环球营运中心等一众国际巨头已经相继在南海设立了运营中心或者办事处。募资规模达50亿的粤科银河基金、港资大新银行佛山支行、华润银行佛山分行等项目也已经准备就绪。

而作为广东现代制造业的一个新崛起板块,狮山镇所在的南海中部片区以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为载体,正逐渐成为先进制造业的主基地、科技创新的先行园、国际合作的排头兵和产城园融合的示范区。目前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已正式落户该片区,借助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该片区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据悉,目前包括科技一条街项目、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建设工业设计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佛山)科技园、珠三角德国医疗谷项目等都在有序推进。

在西部片区,西樵山景区已经成功晋升为国家5A景区,在此带动下,听音湖片区、西岸片区和山南片区的重点项目建设陆续开工,南海会馆、飞鸿馆、有为馆、五星级酒店等重点工程相继启动建设,西樵山梦工厂一期黄大仙祠,环球影城香港街也已建成对外开放。东、中、西三大片区和三大国家级平台,将吸引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先进产业、高新科技、优质金融资本进驻南海,成为推动佛山这座“广东制造业大市”转型升级的引领力量。

专国际资本:从“双轮”到“四轮”的升华。“外资”之于南海发展,一直处在一个战略性的位置。早在2003年,南海就率先提出“双轮驱动”战略,实行民营经济和外来资本两条腿走路,开始走出去,“搬大树”回家。在此战略下,南海的“大树”越来越多,包括南海本田变速箱项目、南海奇美项目等“大树”陆续落子在南海的产业版图上。去年底,南海区深化提出“四轮驱动”战略,其核心内容为“专国际资本,促民营企业,优公有资产,转集体经济”。其中“四轮”里面的国际资本被该区认为是“提升南海发展的重要抓手”。而无论是“双轮驱动”还是“四轮驱动”,外来资本都被视作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里面,南海全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6个。1-5月份合同利用外资62051.75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34%;而1-4月,南海实际利用外资25631万美元,同比增长30.34%。

“国际资本项目可以带动很多项目和配套产业,但我们看到的不但是投资的美元,更有引入项目带来的国际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在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看来,一汽-大众和国际项目之于南海,将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专题撰文 李慧君 专题策划 林焕辉 谢建辉 肖欣 伍新宇;采写统筹 林焕辉 李慧君 编辑统筹 杨和平;来源:南方日报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