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地区营商环境

智能白电的市场化大幕已经拉开

2016.03.02

家电业五年内是不是会出现诺基亚现象?答案是不会。理由颇为简单,就手机、电视,以及白电三大类产品的智能化进程来说,手机的智能化进程最高、最快,而智能电视次之,目前多是采取了模仿和借鉴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只有白电的智能化进程还处在萌芽阶段。

真正让人有信心认为家电行业五年内不会出现“诺基亚”的原因就在于,纵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发展进程,结合当前的白电智能化进程来说,决定整个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命门还是产业链的成熟度和完善度。而就白电智能化的产业链来看,目前完全没有找到方向,更没有道路,也不是依靠几家企业几年时间就可以推动产业链完善的,这有赖于全社会的物联网环境、智能支付环境、物流配送环境等支持。

智能手机之所以普及速度这么快,因为有丰富而海量的应用和内容来支持。特别是一大批的APP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大激活了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操作智能手机的需要。由于智能手机的应用和娱乐的进入门槛较低。目前,围绕智能手机的上游应用开发商,高达几十万个企业和个人,他们推动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换代。完善甚至充裕的产业链环境,才是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强大“后盾”。于2013年普及的智能电视,也是受到产业链推动。

目前来看,智能电视的发展和成长路径,前期主要是模仿和借鉴智能手机。就产业链环境来看,智能电视从最初的“看电视”到“玩电视”的变化,就是要将智能手机的游戏、娱乐等应用复制到智能电视上。

不过,单纯地复制智能手机模式的智能电视,并未真正加速这一产业的发展。自去年以来,一家做视频内容网站的乐视网,开始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并试图通过“视频内容”为突破口来加速智能电视的普及。以及以海信、长虹、索尼为代表的中日企业开始推动超高清4K电视的普及,众多企业开始重新思考智能电视的发展路径,要从“玩”向“看”回归。

智能电视的引爆点,到底是“玩”,还是“看”?由于目前智能电视的上游产业链,多是来自于智能手机的大量IT、互联网人才和团队,他们目前的重心只是转移和复制,并没有真正围绕智能电视开发出一款“杀手级”应用和游戏。相反,受到产业链上游刺激的电视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开始探索回归智能电视“大屏高清显示”的看功能上。自去年开始,包括海信的ULED超高清电视,长虹的CHiQ电视,TCL爱奇艺电视,多是在强化和突出“电视的视频”内容和显示技术。

单就智能电视产业链来看,大量来自互联网IT的上游企业和供应商,开始从智能手机转战进入,大量软件人才和内容企划人才进入进来, 加速了原本“硬件”发展驱动的电视产业智能化进程。尽管,当前智能电视的发展还处在方向修正和探索阶段,但来自外部的企业和人才加入,活跃了整个电视的智能化进程。

智能白电的市场化大幕已经拉开,这其中拥有中国在全球最强大的企业,比如海尔、美的,我们绝不否认白电智能化的前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智能白电,无论是智能空调的微博、微信、手机APP远程控制,或者是智能电视的语音控制、PAD显示屏控制,以及洗衣机的物联网远程控制等等,都是基于硬件产品思维下的交互方式智能化,都属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鸡肋功能。

目前,就智能白电产业链环境来说,上游没有大量IT、互联网等软件应用和内容技术人才和企业的参与。主要是白电企业自主的智能化探索。同时,也有长虹、海信、TCL等具有黑电智能电视背景的企业,将原有的软件思维植入智能白电硬件创新。不过,这并不是智能白电的产业链全部。未来一定需要通过资本或者商业力量来吸引更多家电外部的配套供应商和个人参与推动白电智能产业链的真正形成。

综合来说,手机智能化其实是被产业链赶着走,而电视的智能化则是受到手机产业链影响,而目前白电智能化产业链基本是空白,需要大量软件、IT领域的人才和团队加入,更需要智能电视产业链上的人才和企业来改变。

透过前段时间,美菱CHiQ冰箱的问世,以及在智能冰箱应用功能上的变化——云图像识别技术,就是跳出了冰箱的硬件创新思维,将长虹在智能电视上的互联网创新思维进行了融合,借助视频识别技术智能判断存储食物的数量、新鲜度,并将结果通过手机、电视等进行智能提醒。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白电智能化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会有更多、更好用的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产品问世。

来源:国开联产业研究院    实习编辑:王楠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