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医药健康

聚焦大健康,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李珺 2017.06.26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法》,《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由此中医药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集聚中医药传统特色的中医馆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为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政策驱动

一、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

1、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2、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

3、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

4、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

 

二、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

1、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2、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3、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三、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1、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

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3、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

4、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5、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中国中医针灸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皇帝内经》、《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蒿素以快速防治疟疾技术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挽救无数病人的生命……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出现在各国“家门口”,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新选择,也发展出各国自己的特色。

 

新加坡的中医与中国传统中医十分接近。草药汤剂、针灸拔罐、中医康复理疗等道地的中医疗法,对于新加坡来说并不陌生。在新加坡中华医院,每天都有来自中国当地的中医坐诊,收费也相对便宜,被当地的居民普遍接受。而且,新加坡很早之前就已有了中医师法案,对针灸师、中医师进行注册管理,确立了中医在新加坡的合法地位。

 

如果说传统中医是望闻问切,高新设备则是中医“望诊”的延伸。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让新加坡羡慕的,是设有磁共振等先进仪器设备的中国本土中医院。新加坡中医大多是个人开设的私人诊所,也期待能够拥有一所类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中医院,作为中医学术研究中心。

 

中医药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

目前,中医药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

 

泰式按摩,作为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贵族的最高礼节,也与古老的中医有着深厚渊源。据泰国典籍记录,早在公元13世纪,一批讲泰语的民族从中国东南部迁移到泰国曼谷永河流域,中医传统按摩的手法相互交融,影响了传统泰医和泰式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与中医推拿原理相近,正如《皇帝内经》所崇尚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泰国古式推拿也认为,气在静络中堵塞人就会不舒服甚至生病。通过按摩疏通穴位和关节,能舒筋活脉、消除疲劳。现在,泰式按摩已独树一帜,被来自全球各国的大众喜爱。

 

然,《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中,根据沿线各国民族医药特点开展中医药医疗合作,已然成为一带一路上一张靓丽的“名片”。

 

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研究报告(2017年版)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