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医药健康

“互联网+”再出新规,中医药成下一个风口

戴茂文 2017.12.19

1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根据该《意见》,中医药将在医疗、养生保健、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服务贸易、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并从中更多受益。

 

“互联网+中医药”发展路线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日出台,从深化中医医疗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绘就我国“互联网+中医药”的发展路线图。意见提出,探索和推广“智慧药房”建设,提供包括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煎煮、膏方制作、药品配送、用药咨询等药事服务。意见提出,打造中医健康云,构建开发具备中医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和移动终端,建立个体中医健康档案。意见提出,搭建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平台,加快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大数据产业链。

 

构建“互联网+中医医疗”全生态链

《意见》指出,中医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互联网+中医医疗”,鼓励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预约诊疗等便捷服务,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流程。鼓励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依法规范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慧药房”建设等,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引导和鼓励中医医院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等服务,提高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可及性和服务整体效率。

 

二是“互联网+中医养生保健”,鼓励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方案。鼓励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理念、方法与产品等。

 

三是“互联网+中医药健康养老”,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新模式,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及方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智能硬件,发展老年人电子商务,开发和运用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等,研发具有中医药特点的健康养老信息服务产品。

 

此外,还有“互联网+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贸易”、“互联网+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等。

 

《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建设国家人口健康数据中心中医药分中心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为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中医药院校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促进中医药人才与互联网人才双向流动。

 

 催生“互联网+中医药”3000亿元“蓝海”

国开联认为,此举标志着“智慧药房”模式,得到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相关标准写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将在全国推广应用。以中药饮片代煎、配送等为代表的中医药“智慧药房”业务,将成为“互联网+中医药”领域发展最为迅猛的业态之一。

 

通过“智慧药房”系统,患者去医疗机构就诊,除医生诊疗环节外,其他环节如排队挂号、缴费、取药等环节,均可通过线上完成,对医疗机构及患者各方都有利。对于医院而言,此举能有效改善就医用药环境,减少滞留医院的患者数量,亦可减少大量药品储存损耗。对于患者而言,则可以大大缩短排队等候时间,明显提高就医体验等。

据国开联《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预计为2330亿元,2018年将达2734亿元。加上配方颗粒、中药煎煮、药品配送等业务,保守估计“智慧药房”市场每年将达3000亿元。

 

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凭借其中医药全产业链与互联网平台系统基础优势,已率先“跨界”布局“互联网+中医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信随着《意见》的出台,未来将有更多业内和业外的竞争者进入这一“互联网+中医药”发展的“蓝海”。

 

更多相关资料,请详见:国开联发布的《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