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农业农村信息化

乡村振兴之拓就业促民生

国开联 2019.05.27

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是保障改善民生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民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劳动素质参差不齐、就业渠道窄,部分劳动力还因年龄偏大、技能不足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因此,提升农民劳动技能,拓宽就业在地化渠道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

 

创新技能培训,授之以“渔”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


——按需培训。整合各级各部门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扶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返乡创业培训、妇女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全力提升农村劳动者的专业技能——灵活培训。采取“订单式”“入村式”“晚上培训”“网上培训”等灵活的培训方式,使务农、培训两不误。鼓励培训学校带着专业老师、教学设备等深入乡镇、村委会就近就地开展培训。 ——精准培训通过统筹培训资源,合理分配培训项目,将有培训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培训范围,确保让每一个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至少得到一次技能培训机会,提高农民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重点培训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将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农场主和种养大户业主作为重点培训,提升其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作为的培训工作重点当前制造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面向新生代农民积极开展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量大、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促进其成为产业工人。面向创业带头人,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创业技能培训、企业经营指导等,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和经营管理能力。 ——多元培训通过政府示范激励,带动社会培训资源进入乡村,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推动落实劳动者自主选择、按标准领取补贴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产业+农业”,就业在地化

农民实现本乡、本村就业有利于解决其背井离乡问题,又能提高其经济水平。通过引导企业在乡村建厂,建设“扶贫车间”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实现农民在地化就业。


——建设“扶贫车间”

乡镇政府推动企业入乡到村,就业岗位入户到人,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劳动密集型、就业门槛低、技能要求不高、增收效果好、务工形式灵活的“扶贫车间”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让更多难以通过转移就业实现增收的在家贫困劳动力,不出村镇即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就业家庭两不误”、“收入精神双脱贫”。乡镇政府对到乡镇办厂(加工点)的,可通过给予场地租赁、设备购置补助;对到村开设加工点的,通过整合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集体资产入股等方式予以支持;对符合创业扶持政策享受条件的,按规定对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手段吸纳更多企业建设扶贫车间。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大改善了农民务农收入,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业,打造“三金农民”(薪金、土地流转金、入社股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用活“政府推动、部门助动、自身行动、扶贫带动、主体联动”,做好人员、土地、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资金、保险等方面保障,拓展农业在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科普、健康养生等生态文化方面的功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

 

“乡村+旅游、电商”,创业新业态

乡村旅游、电商经济等新业态对返乡创业人员具有极强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有机结合,实现联动融合发展,将有效改善农村民生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及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推动实现农产品生产农场化、乡村旅游农业化和农产品销售品牌化,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的联动融合。

各级政府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村庄整治、改水改厕、农具改造等手段吸引更多人到乡村旅游,探索景区依托型、乡村度假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农场庄园型等发展模式,带动民宿、农产品等经济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景可看、有钱可赚”。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