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医药健康

中医药+X 模式正不断涌现

国开联 2020.06.14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医院和企业积极进入一线抗疫,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多款中成药也被纳入诊疗方案。据统计,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中医药,占91.5%,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在此次疫情中,中医药再次显示出其防疫治病的显著效果,从而也引发了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促进中医药发展提速。

中医药优势品类众多国家定调振兴中医药

近年我国的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医药,在今年5月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将中医药振兴工作纳入到“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内容之中,充分显示出对中医药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视。

中医药覆盖品类众多,主要分为13大类,中成药在我国心脑血管、骨骼肌肉系统和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等疾病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是我国中成药市场的第一消费大类,占据总体市场35%的市场份额,呼吸系统用药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不乏血栓通、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脑心通箭囊、复方丹参滴丸等多个优秀产品。

多政策促进行业标准化发展,倒逼企业创新升级

由于中医药应用广泛,在人体疾病治疗、兽药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因此我国对于中医药一直都难以确定一个准确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近年不断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早在2016年我国就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依据。2020年1月,我国药典委对公开255个中成药标准处方、制法,逐步完善对中医药的标准制定。2020年5月开始,以青海省为代表的各省市,逐步将中医药纳入带量采购中,加强中医药的政策管控。

在中医药法、带量采购的政策推动下,加剧行业的洗牌,同时借机淘汰旧有模式,倒逼企业将注意力投向研发,加大创新转型。以技术支撑,累计专利优势,生产行业拳头产品,获取市场的话语权。

中医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加快,三大重点是趋势

中医药产业链涉及面较广,全面覆盖一、二、三产业,从第一产业的药物栽培、种植,到第二产业的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制造,再到第三产业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当前我国加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全面产业链覆盖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和表转化发展将为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大健康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行业发展将呈以下 大趋势。

——技术驱动,“科技+”助力中医药企业现代化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医药生产线虽已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较为缺乏工业3.0和4.0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现代化程度并不高。因此要推进自身企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抓住跨界协同机遇,搭乘信息化、人工智能的快车。同时依靠信息化手段,从基础、临床和产业等三个环节提升科研水平,加强质控、提升产能,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

——品牌跨界延伸,药材后市场关注度上升

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已拥有同仁堂、片仔癀、马应龙等享誉世界的品牌,在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品牌中药迅速崛起,各大品牌企业依托自身在中医药行业长期积累的品牌资本,试图借助品牌驱动力实现跨界发展,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中医药巨头正积极布局中药日化用品、草药化妆品等领域。同时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行业外的企业进行跨界布局,如立白已开始布局中医药贸易和中医药护理产品,打造从日用品到中医药的“内外健康”产业生态。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崛起,“中医药+新模式不断涌现

疫情带来了养生市场的刚需,基于中医药的养生健康市场也迅速崛起,基于中医药的大健康产业将得到全面发展。当前云南等在中医药种植和中医药名医领域具有较好优势的地区,正积极中草药种植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旅游、药材科普、中医养生体验、中医保健产品开发、中医文化宣传等融为一体,打造基于中医药的大健康产业生态。

同时基于中医药在慢病疗养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药康养将逐渐演化出三级网络结构,依靠互联网联通康养总部、社区驿站和终端家庭,形成四通八达的的中医药安居康养的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使中医药康养进入家庭,全面覆盖物于每个家庭成员,推进传统康养服务向线上线下转变,为客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配送等综合服务。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