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如何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国开联 2020.07.23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平台,国家高新区在研发具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创建自主品牌、衔接国际科研技术合作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前国家出台的“高新区21条”新政中,在加大开放创新力度中重点提出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在当前全球政治格局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疫情蔓延冲击全球产业链的情况下高新区如何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也是当下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家高新区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国家高新区具备集聚创新人才创新示范和吸引国际高端产业资源等多重优势,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由于我国高新区在关键技术以及前沿领域的创新研发成果不足形成的国际标准较少且海外布局专利意识较为缺乏,导致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依然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并未能构筑行业壁垒;

二是虽然我国已出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多个区域融合战略推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但我国在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在全球的产业发展中仍然缺乏影响力,竞争优势较为缺乏,同时缺乏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三是从高新区自身来看国内部分高新区发展空间饱和且部分高新区现有体制机制和新经济新产业规律发展不匹配,未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大举措推进高新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国家高新区在稳定我国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受疫情影响各国商贸往来逐步减少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也呈下滑趋势但国家高新区却呈现逆势增长。为更好地推进国家高新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保障外贸产业链、链接全球资源能力,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推进。

强化打造世界级领先产业集群。一方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战略,以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加速产业的集聚,完善产业链条,并凭借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吸引国际企业关注并投资我国产业集群建设;二是在区域战略推进区域创新要素资源流通更加便利的背景下,加快建设高质量高能级的产业集群,推进传统产业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三链的整合,同时构筑新兴产业场景经济,吸引全球新兴产业和知识经济集聚。

借鉴自贸区,形成联动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指出要在国家高新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加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自贸区在加大开发力度,更好融入国家供应链、产业链,支持知识产权质押等方面拥有非常成熟的经验,自贸区与高新区相互借鉴,有利于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同时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目前徐州高新区和沈阳高新区已与自贸区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

开展更多形式的国际园区合作“高新区21条”中指出支持国家高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跨境协作。高新区可依托所在省市的国际友城资源,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通过共建园区、创新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以友城合作为桥梁,衔接相应合作机会;此外,可支持园区有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合作,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参与国际合作组织,以此营造高新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良好营商环境。

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针对我国全球领军企业较少这一情况,在高新区内遴选一批成长性较好,在关键技术领域具有潜在优势的企业进行重点培养,给与企业一定性的政策倾斜,推进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控制力、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以此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话语权。

高新区高水平促我国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与日本、欧美等多个地区的一流科技园探索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对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促进资金资源、人才要素进行跨国布局,并与海外一流科技园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相互借鉴,吸收彼此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快速促进高新区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多个高新区已经成功走出去,并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如成都高新区在已与全球17个一流园区建立合作联盟关系,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在休斯顿建立海外创新中心衔接海外人才的引进等。

随着我国在全球产业创新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加强高新区作为我国集聚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链的重要载体的作用不断凸显。高新区需突破体制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以赴推进国家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