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讲话稿全文

市委书记关于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行动计划的讲话

国开联 2020.08.04

德州市市委书记李猛在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20年6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使命感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深刻认识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重大意义。

(一)看清大局和大势,下定决心抓工业。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从国际看,工业在过去 200 多年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无一不始于工业的腾飞。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智能化跨越,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改革攻坚的非凡决心和笃行致远的战略定力,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最大的底气在于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顺应大势敢作为,做深做透工业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二)看清差距和不足,增强恒心抓工业。德州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存在一些差距,关键是“怎么看”。跳出德州看德州。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中的沧州市,2003 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不如德州,近年来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业经济突飞猛进。2019 年沧州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4215.9 亿元,我市 2573.2 亿元,比我们多 1642.7 亿元。同处京沪高铁经济大动脉的济宁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2019 年在建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773 个,比我市多 907 个;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 6662.5 亿元,比我市多 4089.3 亿元。回顾德州看德州。改革开放之初,德州曾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现在看,有的别人做大了,我们却做没了,当然也有的做得更好了。从 GDP排名看,2010 年全国地级市排名我市列 36 位,2019 年列 55 位,下滑 19 个位次。从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看,2010 年我市在全省排名第 10 位,2019 年排名第 14 位,下滑 4 个位次。透过德州看德州。产业层次不优,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 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 70%,多数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原料制品、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传统工业产品多、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既没有拉长产业链,也没有延伸产品链。骨干企业支撑不足,缺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市值低,11 家上市企业中仅 1 家市值过百亿元。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投入占比 2.31%,低于全省(2.47%0.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38.48%,低于全省(40.14%1.66 个百分点。我们承认差距,但决不甘于落后;我们正视问题,但决不甩锅历史。事业薪火相传、代代接替,讲今天的问题不是否定过去的成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必须横下一条心、闯出一条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

(三)看清优势和潜力,坚定信心抓工业。信心来自叠加的战略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全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我们承接优质要素转移、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信心来自有力的要素保障,我市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具有东西逢源、南北借力的区位优势;工业用地成本、用工成本都相对较低,发展工业比较优势明显。信心来自良好的产业基础,我市工业门类齐全,国家统计的 41 个行业大类、201个行业中类,德州分别有 33 个和 153 个,初步形成了智能装备与制造、绿色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涌现出一批行业单项冠军和有影响力的企业。信心来自坚实的载体平台,2 家国家级、10 家省级开发区功能完善、承载力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启动建设,为优化工业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拓展了空间。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省出台一系列“六稳”“六保”政策措施,加快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缩小发展差距提供了难得机遇。总的来看,我市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我们的差距在工业,短板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全市上下要凝聚共识、勇于担当,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争创优势、加速发展、迎头赶上。

二、突出重点、精准聚焦,倾力打造最具产业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强市

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六保”促“六稳”,以打造新时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为目标,以构建“541”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经济链条化、市场化、智能化、资本化、协同化发展,倾力打造最具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到2022 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超过 4000 亿元,力争形成 6 个超 400亿元的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达 2000 家,营业收入过 300 亿元的1 家、100 亿元的 5 家、50 亿元的 15 家、10 亿元的 65 家。

(一)瞄准产业集群发展“主方向”。产业集群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高级化,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主方向。要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原则,紧密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全力打造“541”产业体系。一要抓龙头企业。产业强不强,关键在龙头。要大力实施“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培育三年行动,健全领导帮企、专家诊企、政策惠企、金融助企四个服务体系,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合资合作、协同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强主业、做精产品、做优品牌、做大市场。要鼓励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对年度新增“小升规”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等给予奖励,大力支持做优做强。

二要抓重大项目。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必须坚持项目为王。要聚焦重大战略抓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首位工程,充分发挥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优势,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围绕“541”产业体系,着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把德州打造成为省会经济圈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先行区和京津济高技术产业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要围绕用足用好重大政策抓项目。抓住用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补短板强弱项等政策机遇,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围绕产业链抓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理清了产业链条薄弱和缺失环节,精准绘制了产业链发展“路线图”。要大力实施产业链固基强基工程,沿链招引、按图索骥,推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无链”生有、“弱链”变强。要加强督导抓项目。健全完善市级领导分包、台账管理、要素保障、联审联批、考核奖惩等项目推进机制,推动经济工作“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企业干”。7月份将举行全市现场观摩,检阅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成效,总结盘点上半年工作。

三要抓产业协作。各县市区要着力解决主导产业不清晰、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协同配套能力差、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各打各的优势牌”,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1-3个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围绕构建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生态,加快产业链协同改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541”产业空间布局管控,确保新企业、新项目必须布局在专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避免产业雷同、恶性竞争。探索“双向飞地”“异地孵化”“共管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打破县市区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企业抱团发展、产业优势互补。

(二)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根本路径。要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把产业结构调优、制造能力调强、质量效益调高,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构建德州制造新格局。一要坚定不移推“陈”出“新”。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传统产业不是“低效产业”,也不是“低端产业”的代名词,更不能成为“弱势产业”,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升级同样能够挖出“金矿”。要大力实施技术改造“三千计划”,每年实施 1000 个工业技改项目,推动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实施强链补链“一条龙”行动,对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以及共性问题进行整体技术改造,实现“老树发新枝”,力争三年内智能化技改诊断全覆盖,80%以上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二要坚定不移以“新”促“高”。战略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市正处于新旧动能并行的发展阶段,传统产业“量大势弱”,新兴产业“势强力弱”。要聚焦 5 大战略新兴产业,编制好产业链、技术路线、应用领域、区域分布“四张图”,实施重点突破、扩容倍增,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主引擎。要做好“无中生有”的大文章,大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爆发力和引领力的新增长点。三要坚定不移除“旧”布“新”。今年是“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最后一年,要坚持减量替代是常态、等量替代是例外、生态环保守底线、亩产效益论英雄,统筹运用市场机制、改革办法、法治手段,压旧上新、压小上大、压低上高、压散上整,主动压减过剩产能,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退出低效产能。

(三)走好融合发展“新路径”。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也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牢固树立大融合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要推进制造业和数字化融合。当前,制造业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促使供应链、生产链、服务链、销售链、价值链等各个环节发生系统性重构。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深入实施《德州市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突出数字赋能,扎实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等“五大行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积极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纺织、中央空调、高端装备等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腾讯云(德州)工业云基地、忽米网、奥链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尽快形成企业规模入驻效应,打通终端市场和产业链上下游。要大力发展新基建,建设一批以 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一批以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融合基础设施。当前,要抓紧推进齐河县智慧农业和环境大数据中心、德州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等8 个总投资 25.55 亿元的省第二批补短板扩内需新基建项目,谋划申报第三批新基建项目。二要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等 15 部委印发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创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培育柔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优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体系,推进物流资源配置共享,把我市打造成为京津冀鲁区域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创意研发、科技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互动的产业综合体。三要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加快“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突破产业链拓展、延伸和提质的技术瓶颈。围绕“541”产业体系,每年筛选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实施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组织企业、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领域布局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提升面向产业的研发和孵化能力,深化“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科技合作模式。发挥资本技术交易大会、智慧金融平台、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德州运营中心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三年内达到 20 家以上。

(四)打造开发区平台“主阵地”。一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功能,打造对外开放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快德州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调整优化,激发发展新活力。积极申报德州高新区“一区两园”扩区调区方案,分设德州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园区和德州高新区禹城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二要突出功能定位。目前,我市开发区存在产业同质化问题,要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当龙头,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德州高新区,要集聚更多创新创业资源,推动新材料、医养健康、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组建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要按照“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目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要素保障+新基建支撑”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产业承接基地。三要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土地是工业发展的稀缺资源。要全面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以县市区为主体,加快建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采取差别化的价格、用地、用能、排放、产能利用、信贷等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倒逼低端低质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要积极开展“标准地”改革,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

(五)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一要围绕突出问题抓整改。针对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暴露出的政策执行、工作体系、思想认识、责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目前看,全市营商环境问题整改整体进度较慢,多数市直部门和县市区还在等待观望,行动迟缓,整改效果不明显甚至未开始整改。要抓紧成立市、县两级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各指标牵头部门、县市区要按照整改要求,抓紧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确保全部整改到位。要认真研究 2020 年度营商环境考核工作,找出短板弱项,及时提升弥补。近期,市委、市政府梳理出影响改革发展的 94 件重点历史遗留问题,要按照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分类推进的原则,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确保 6 月底前拿出具体解决方案,12 月底前解决到位或取得实质性进展,明年销号清零。二要围绕高效服务抓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出台流程再造“1+14”工作方案,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要围绕转变作风抓整治。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优化政治生态环境。要扎实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窗口单位为重点,集中查处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建章立制,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针对一些职能部门科室“中梗阻”问题,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联系密切的市直部门单位 100 名科长(室、队、站负责人),开展“百名科长万人评”活动,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评议,评议结果公开通报,促进作风转变、效率提升、服务优化,树立良好政务形象。

三、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的强大合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是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共同责任。要进一步强化担当,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凝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精力向工业聚焦。市里成立由我和洪涛同志任主任的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由俊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协调、日常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我和洪涛同志兼任总链长,33 个二级产业链,分别由一位市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长,建立“4 1”推进体系,即每个产业由 1 个专班具体负责,1 个规划引领,1 个(或以上)智库专家组支持,1 支(或以上)基金保障。各“链长”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全面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县市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成立统一高效的工作机构,形成主体明确、责任清晰、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资源向工业聚集。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先把土地、资金、能耗、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工业倾斜、向优质项目集聚。市里出台的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该设立的资金抓紧设立,该兑现的政策全部兑现。要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六稳”“六保”政策,充分发挥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效应,千方百计支持企业过好“生产经营关”、“市场开拓关”、“转型升级关”,努力把耽误的时间追回来、造成的损失抢回来,以稳企业来保就业、稳经济、稳发展。

(三)狠抓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向工业聚合。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关键在人。要打造三支过硬队伍:一是懂工业、抓工业的干部队伍。全市工业战线的同志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分析,以及对转型路径、重大项目的研究谋划,及时提出前瞻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真正做到善抓、会管、真懂,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二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企业是主体,企业家是主力。要有定力、有方向,心无旁骛聚焦主业,把实业做强、特色做优、产品做精。要有格局、有追求,永葆创业激情,勇于改革创新,始终充满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努力打造百年企业、百年品牌。要有情怀、有担当,诚信守法经营,积极奉献社会,自觉做令人尊敬的企业家。三是懂技术、善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要引进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才,力求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增长点。

当前,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集结号已经吹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满怀信心谋工业,满怀激情抓工业,满怀执着兴工业,为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再立新功。

来源德州市政府网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