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开发区与产业园

新晋1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西部囊括8席

国开联 2021.06.24

日前,国务院批准13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自2015年后我国再次批复新的国家级开发区,叠加最新批复的13个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开发区230个。其中,江苏省以27家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有22家国家级开发区;山东省有16家国家级开发区。宁夏、西藏、海南、北京仅有1家国家级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已逾30年,在我国现存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于最高地位。

随着国家级开发区的顶层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国家级开发区总体上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国开联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218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6%;实现进出口总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2%;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5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为22%,开放平台作用突出。

2019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明确,要将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强调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发展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的新使命。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未来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释放。国开联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从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改革开发新高地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主要体现在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和更大改革自主权三个方面。

在开放引领方面,主要体现在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完善对内对外合作平台功能。一方面要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并优化外商投资导向,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同时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另一方面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的新载体,并拓展对内开放新空间。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要素保障和资源集约利用。一方面是加强产业布局统筹协调,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强化集约用地导向、降低能源资源成本,同时完善人才的政策保障,促进就业创业。

在改革自主权方面,国家级开发区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包括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同时,支持国家级开发区优化机构职能,优化开发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支持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等。

 

******

 

附:新晋13家国家级开发区简介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