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双碳战略风向标

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全文)

可持续发展 2023.11.07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内,共安排了35个试点城市和若干省级以上园区作为试点园区,以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根据《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要求,拟申请试点的城市和园区,均需按照要求与规范编制试点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项目和工作进度安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并按照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本地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以试点所在省区省级发展改革委或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其中,《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全文)》如下:

 

 

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全文)

 

一、工作基础

(一)实施主体概况。简述试点城市区位交通、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布局等;试点园区区位条件、占地面积、园区发展建设情况、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园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状况等。

(二)能耗和碳排放情况。简述城市或园区近年能源结构、能源供需关系、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主要资源消耗等情况。分析试点城市或园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变化情况、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变化情况、各重点领域碳排放增长情况等。

(三)绿色低碳发展基础。总结城市和园区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绿色低碳管理等方面情况。梳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基础和进展,包括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已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研究与推广情况等。

(四)碳减排难点分析。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分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短板弱项,有针对性提出改进相关领域工作的政策措施。

二、建设目标

提出碳达峰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推进碳达峰行动的路线图、施工图,以及重点任务举措等。视情提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试点目标。可参考表1和表2列出的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或删减。

1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参考指标

 

序号

类别

具体指标

单位

2022

2025

2030

1

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万元

 

 

 

2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万元

 

 

 

3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万元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

%

 

 

 

5

土地资源产出率

亿元/平方公里

 

 

 

6

第三产业占比

%

 

 

 

7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指标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

 

 

 

8

电能占终端用能的比重

%

 

 

 

9

需求侧响应能力

%

 

 

 

10

综合能源站、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

 

 

 

11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

千瓦

 

 

 

12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

%

 

 

 

13

达到最高节能改造标准建筑占比

%

 

 

 

14

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

 

 

 

15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16

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指标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

 

 

 

17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18

城市绿色出行比例

%

 

 

 

19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指标

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

%

 

 

 

20

工业余能回收利用率

%

 

 

 

21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

%

 

 

 

22

主要资源产出率年均复合增速

%

 

 

 

23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24

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指标

城市森林覆盖率

%

 

 

 

25

植树造林(或抚育森林、草原)面积

公顷

 

 

 

26

绿色低碳创新指标

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2 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参考指标

 

序号

类别

具体指标

单位

2022

2025

2030

1

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

%

 

 

 

2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3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万元

 

 

 

4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指标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

 

 

 

5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6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率

%

 

 

 

7

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指标

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

%

 

 

 

8

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

%

 

 

 

9

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

MJ/m2

 

 

 

10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指标

货物清洁运输比例

%

 

 

 

11

园区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保有量(或占比)

辆(%

 

 

 

12

循环发展指标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13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14

绿色低碳创新指标

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三、主要任务

综合考虑功能定位、区位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合理部署碳达峰试点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试点城市主要建设任务

1、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结合本地能源禀赋,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占比。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一般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绿电和绿证交易规模,同时充分挖掘本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为本地能源供给提供有效补充。


2、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把节约能源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在能源开发、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等环节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和改造区域能源系统,实现能源梯级高效利用。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对区域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诊断,挖掘节能潜力。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作用。

3、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

产业结构偏重的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着力提高重点行业能效水平,推动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替代、电气化改造、工业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节能降碳改造。产业结构较优的城市,要推动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在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建立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

4、加快城乡建设低碳转型。

推行绿色低碳城乡规划设计理念,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供暖。严寒、寒冷地区城市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供暖,逐步降低化石能源供暖比例;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要推广各类高效热泵产品,扩大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

5、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气化替代,淘汰老旧交通工具。优化大宗货物运输结构,加强铁路专用线建设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因地制宜推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加强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推进交通枢纽场站绿色升级。发展智能交通,推动各类运输方式系统对接、数据共享,提升运输效率。

(二)试点园区主要建设任务

1、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

开展园区节能诊断,系统分析园区能源利用状况,充分挖掘园区能源节约潜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推广高效节能设备。推动园区用能系统再造,开展一体化供用能方案设计,加快园区用能电气化改造,推广综合能源站、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网等绿色高效供用能模式,推动能源梯级高效利用。积极推广应用各类清洁能源替代技术产品,提升园区清洁能源利用水平。

2、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以节能降碳为导向,推进园区存量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重点企业实施工艺流程绿色低碳再造。提升园区绿色制造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3、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

提升园区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水平,新建基础设施优先采用绿色设计、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完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焚烧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加强园区能源、碳排放智慧监测管理设施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水平。

4、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开展园区物质流分析,加快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深挖产业关联性,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物料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再生利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

5、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

深入分析园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应用,大力推动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综合运用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式,协同提高节能降碳减污水平。

四、科技创新

聚焦区域绿色低碳科技需求,加强重点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对于科教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要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力度,积极参与前沿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新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对于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要鼓励引导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产业化示范。具备条件的试点城市,要积极支持属地高校建设双碳相关学科专业,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园区要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工程示范和产业应用。

五、重点工程

结合试点主要任务,提出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环境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拟开展的重点工程项目,包括项目内容、建设期限、预期效果等,并说明拟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对试点建设的支撑作用。

六、政策创新

围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等重要政策创新,以及碳排放统计核算、项目碳排放评价、产品碳足迹管理等配套制度开展先行探索,根据试点主要任务安排,紧密联系本地区工作实际,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重点阐述政策机制创新的任务目标、内容、创新点及实施路径。

七、全民行动

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中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能力。推动吃、穿、住、行、用、游等领域消费绿色转型,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指导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深入研究碳减排路径,一企一策制定节能降碳专项工作方案。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八、保障措施

提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监督考评、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务实举措,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内容节选自国家发改委官网

 

关于 国开联 · 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

国开联是基于垂直行业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者,专注提供ESG & CSR报告编制与披露、ESG & CSR管理提升与战略规划、碳盘查&碳核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等研究、咨询、培训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经济、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营商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官网:www.goclee.com

 

关注 国开联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观点

推荐阅读